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濉溪县保健食品市场“猫腻”多

2013/3/28 9:39:15 来源:中安在线

  淮北晨刊报道,长期以来,保健食品市场一直存在以假充真、非法添加等问题。近日,濉溪县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多家药店进行检查。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保健品没有批准文号,有的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套用、伪造批准文号,或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假劣保健食品主要是减肥类、增强免疫力类、男性功能类、辅助降血糖和血脂类等产品。在虎山路的一家药店中,执法人员居然发现2种保健食品共用一个批准文号的情况。  在濉溪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股办公室,记者看到这两种保健食品,从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名称分别为:钙尔奇健康之源牌铁锌钙咀嚼片、成长快乐高钙片。可是包装背后的批准文号标注的都是国食健字G20050379。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批准文号就像保健食品的“身份证”,一个批号对应一种保健食品。一盒保健食品经过生产、流通环节,最终上架销售,整个过程是经过严格审批、检测的。两个产品竟用同一个批准文号,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果不其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页上输入该批准文号,显示这个文号对应的产品根本不是上述两种产品,这两种保健食品均是套用批准文号的“李鬼”。

  濉溪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股长荣红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同时也欢迎市民拨打电话12331举报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同时提醒市民,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市民可事先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核对,看是否与批准内容相符。

  此外,保健食品是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有调节身体机体功能,不可用于治疗。市民在选购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看清标识上的“保健功能”“适用人群”,切不可将保健食品当作药品服用,以防延误病情。 (记者陈朝阳 通讯员周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