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药品规范改造成本约70亿 占行业全年利润近半

2013/4/24 10:03:01 来源:中国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刘小平在武汉举行的2013中国医药(19.94,0.00,0.00%)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十三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上透露,此次新修订的药品GSP改造,行业的改革资金成本在70亿左右。

“从目前药品流通行业全年152亿的年净利润水平来看,70亿的投入成本,整个行业是能够承受的。”刘小平分析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人力机构,针对江苏、辽宁、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药品部门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大概20%的药品批发企业,15%的药品零售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新修订药品GSP的基本标准,另外30%的药品批发企业、20%的药品零售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规范标准。

这些企业在改革中需要投入的费用中,直接投入较大的是仓储运输设备的建设以及监测、节能设备的改造,特别是冷链设施和运输设施的升级改造。目前的药品流通行业现状是,并不是所有的批发企业都从事冷链药品经营,所以有些企业提出了疑问,认为此项要求比较高。

“我们认为,对于传统的中药等高风险药品,它的经营是必须要严格控制的,因为关系到公众生命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对冷链的硬件配制和管理要求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刘小平告诉记者。

另外,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也是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需要的投入也很多。虽然现在绝大部分药品批发企业已经通过计算机实施监控管理。但是总体来说,使用的程度参差不齐。而根据最新修订药品GSP要求,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有经营和管理的过程都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除了某些必要操作,都不允许手工的方式进行操作。新修订药品GSP还对企业规范行为做了具体、严格的规定。这对很多企业不规范的做法、不规范的习惯,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体来说,越是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的企业,在软硬件改造方面所需要的投入就越大。”刘小平认为,占行业前20%的规模企业基本具备了新GSP的条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将是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