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猪肉价格的轮回也免不了频频惊动中央

2013/4/30 9:41:4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引发6月CPI同比涨6.4%,创三年新高。其中,猪肉再次被认为是拉高CPI的“主犯”,猪肉同比上涨57.1%,创历史新高。

在上一轮猪肉高涨的2007-2008年,猪肉发飙曾将当时的CPI推上了一个制高点,短短三年,猪肉再一次发疯,而历史却惊人地相似。

近日,温家宝总理重回陕西考察,听取村民意见,再次要求稳定猪肉价格。

说到猪肉涨价的因素,无非就是存栏减少、猪瘟、饲料上涨等等。我们认为,养猪补贴政策或者说猪价调控政策,或是加剧猪肉价格震荡的原因。

从上轮猪价上涨来看,猪肉价格经过21个月的连续飙升,到2007年底达到高峰。随后国务院出台了扶持规模化养猪等措施,猪肉价格在2008年逐渐回落。

意识到调控对猪价立竿见影的效果,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当农户饲养临近亏损时,对种猪、母猪实施100-1000元的补贴。

在一系列政策补贴的刺激下,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进入2009年9月份,新一轮猪周期开始,并大致形成这样的循环:养猪补贴-猪多-降价-亏损-减存栏-猪少-价格再次高涨-再补贴……

可见,因为猪价高涨担心影响民生,进而补贴养猪引导价格下行的调控手法,并非长久之策。猪价涨跌本是市场正常波动,政府紧急出手干预,虽能短期解决价格问题,但也可能因刺激过度,而为下一轮猪价大跌埋下伏笔,同时加剧市场波动。

根本的规模化、产业链不解决,猪肉价格上涨仍然会重现,而且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周期越来越短。猪价也免不了频频惊动中央。

说回此轮物价上涨,八大类消费品价格都也在上涨,这不是猪肉或食品所能解释,其背后,货币超发导致流动性过剩是根本原因。

回顾近年几次通胀,物价高涨无不伴随着货币超发,尤其是2007年猪价达到历史高峰后,政府采取严厉宏观调控打击通胀,全年6次提高利率,回收货币。

而最近一轮加息后,存款基准利率达到3.5%,但负利率情况依然严峻,离2008年4%的高点也有距离。

所以,不能指望控制猪肉就能遏制通胀,治通胀,需要更根本的手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