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问题米面”上餐桌是监管和良心共同缺席

2013/5/28 9:34:53 来源:温州都市报

  【苍南警方查获添加“吊白块”米面加工点,2年内有上千吨的有毒米面流入市场——连日来一度盛传的这一消息,苍南食品办、警方现已正面澄清:真正的“问题米面”,是添加了苯甲酸钠和山梨酸甲,而不是有毒的“吊白块”。】

  “问题米面”上餐桌,首先是因为监管缺席。2年的时间里,“问题米面”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端上百姓的餐桌,请问监管部门为什么会如此后知后觉?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出现盲区,当地监管部门难辞其咎。如果平时有常态化的市场监管,在市场上招摇的“问题米面”,不可能这么长时间里“逍遥法外”而不被发现。正是当地监管部门长期的“视而不见”,类似“问题米面”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才会此起彼伏。

  “问题米面”上餐桌,同时也是因为良心缺席。不论是添加“吊白块”这样的“剧毒”,还是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甲之类常见的“慢性毒药”,近几年来,从油盐酱醋茶到酒米奶肉药,食品安全无不频亮红灯。“食”为仁者良心,食品生产者无良,秩序就会失规范。从传统小作坊到现代生产线,就算监管再无缝、制度再完美,也总有“天知地知良心知”的隐蔽环节。他们并不是不能生产合格的、安全的米面,但是为了利益,他们甘愿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一个“钱”字,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如此可怕的“魔力”,让广大消费者实在伤不起。苍南“问题米面”生产者将添加了苯甲酸钠、山梨酸甲的米面卖给别人而自己却不吃,在金钱、利益面前,哪里还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改变民众对食品安全“步步惊心”的现状,职能部门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只有良心和监管都不再缺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态势,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转。 (文/陈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