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毒淀粉风波席卷 台湾淀粉业大本营台南受重创

2013/5/29 10:03:34 来源:中国台湾网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毒淀粉风暴在台持续延烧,多家出事淀粉厂都来自台南,而且受淀粉业在台南地方相当发达,产业的聚落效应反而促使台南淀粉业成了毒淀粉事件的“重灾区”。

台南市善化区早年就以生产甘薯粉闻名,地方文史工作者李百勋所著书作中便提到,生产甘薯淀粉与树薯淀粉的工厂“粉间”,在上世纪30、40年代全盛时,就有20至30家,产量为全台第一。

随着化工技术进步,以及人们追求食品品质的要求,有厂商因而在原生淀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修饰淀粉口感,此次毒淀粉事件即因此而来。有业者指出,这次“中镖”的业者很多是台南地区业者,主因是时代对修饰淀粉的口感需求,台南地区淀粉业者群聚,以及有人有意或无意间违规添加,可说是“天地人”3因素,造就了这种现象。

其实,甘薯在台湾称为“蕃薯”,是台湾居民上世纪前期的一种主食,嘉南平原善化一带,因“粉间”设立,带动产业发展,加上善化坐拥铁路线纵贯的交通优势,带动地方淀粉厂发展,可说盛极一时。

不过20多年来,善化地区的淀粉业早面临由盛而衰的窘况,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意识提高,“粉间”制程的有机废水臭味问题及成本问题,现在几乎都远从越南、泰国进口淀粉。最后在台湾加工制成粉圆、粉粿、肉丸等产品,现今在善化的淀粉厂已经仅剩2至3间,如今又卷入这次毒淀粉风暴,恐怕再次重创当地产业。(中国台湾网 李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