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猪肉收储制度显效 “猪周期”生变猪肉价触底反弹(3)

2013/5/30 9:50:28 来源:猪价格网

  调控效果初现

  猪价逆袭、“猪周期”紊乱,原因有很多。

  去年冬天流行的腹泻病是原因之一,它造成了小猪大量死亡,半年之后,这些小猪应当出栏之日,便是生猪供给减少之时。此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饮食消费结构出现调整,加之食品安全的考虑,近两年,猪肉消费量减少已是大势所趋。在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挤压下,猪价反弹也属正常。

  “猪周期”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加。与散户相比,这些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生产计划也更加稳定。在生猪价格跌到谷底的4月,有些养殖场非但没有像散户那样淘汰母猪,反而认准“大跌过后必有上扬”,“像炒股一样”借机抄底,大量吃进种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本次猪价下跌,商务部曾经牵头开展两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同期,农业部办公厅也出台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要求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

  北京市通州区一家种猪场的场长韩运江回忆说,收储制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但当时是活体收储,效果并不好。从2009年开始,国家推出冻肉收储这一新的形式,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由于猪肉价格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贡献比重近4%,猪肉价格减少波动,对物价总水平影响也很深远。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表示,它有助于降低CPI波动的幅度,缩短CPI波动的周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