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添加屡屡“中毒”台湾“毒淀粉”风波愈演愈烈

2013/6/3 9:03:55 来源:东南网

封存318吨问题淀粉

继2011年“塑化剂”风波后,一个新名词“顺丁烯二酸”近日被台湾民众熟悉。这种会引起人体肾脏受损的化学物质竟被台湾不法厂商添加入淀粉,随之用于又Q(有弹性)又好吃的肉圆、粉圆、黑轮、板条、芋圆、地瓜圆、水晶饺等台湾美食,台湾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台湾“毒淀粉”事件起始于今年3月,嘉义县调查站接获检举称,在食物中发现毒淀粉顺丁烯二酸,全台各地卫生局随之展开稽查,不断爆出问题食品被查出。

据悉,全台各县市卫生局6月1日展开问题淀粉大检查,共稽查8488家商户,合格7720家,合格率91%。台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数据,5月14日至5月31日晚,全台已封存近318吨问题淀粉。

“塑化剂”事件余波未了,如今又一以化学制剂、工业原料添加食品的新案例,重创了台湾美食形象。台湾是著名的小吃天堂,不少大陆游客把去台湾吃夜市当作赴台的一大动力,台湾社会对小吃的推崇也是信心满满。但伴随“毒淀粉”盖子被揭开,两岸民众发现,那些在游台攻略中常被誉为不可错过的美食小吃,在“毒淀粉”事件曝光后一一中招落马。

风波殃及餐饮行业

有台湾消费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毒淀粉”事件越滚越大,在还没确定安全前,肉圆、黑轮等小吃暂时少吃为妙。

受“毒淀粉”风波殃及,台湾各地小吃店营业额都不同程度下跌。彰化县的肉圆生意跌三成,台南70年老店友诚肉圆生意掉了一半。业者说,连老顾客也打电话来询问,“你们的肉圆是不是用毒淀粉做的?”

肉粿是台湾新化、永康一带知名的小吃,有近百年历史的“仑仔顶肉粿”目前传到第3代,店家一早就贴上“树薯粉、地瓜粉未含顺丁烯合格证书”。负责人说,希望当局要好好控管源头,毕竟建立商誉不易,店家很无辜。

但是影响已覆水难收,5月26日,新加坡要求进口商回收11种自台湾进口的相关产品。5月27日,印尼也表示要对台湾食品展开调查。马来西亚卫生部隔日宣布,禁止台湾11项含有顺丁烯二酸的产品进口,其中大多数为生产珍珠奶茶的粉圆和珍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