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鲜菜价格“跳水” 5月中国CPI回落至2.1%

2013/6/9 14:54: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4月的小幅反弹之后,5月在鲜菜价格“跳水”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再次出现下滑。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称,2013年5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1.6%;1-5月平均,中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鲜菜价格的季节性下降是拉低CPI的主因。

从环比数据来看,这一因素更为直观。5月中国CPI环比下降0.6%,而这一数字在4月是环比上升0.2%。余秋梅表示,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回升,鲜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较多。

但她指出,今年5月鲜菜价格环比跌幅达13.8%,超过了过去十年10.9%的平均降幅,是CPI环比“由正转负”的主因。

今年5月鲜菜价格降幅较大,与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不降反升密切相关。4月份受反常气候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价格处于高位,“5月份从4月份的高位之上有所下降亦属正常。”余秋梅分析。

食品之外的七大类商品在5月份六涨一跌。其中,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5%;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5%;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3.0%。

据统计局测算,在5月份2.1%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

此外,余秋梅分析称,在5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比4月份增加了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比4月份减少了0.6个百分点。由于新涨价因素减少较多,超过了翘尾因素增加的影响,导致5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5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较多,是新涨价因素减少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