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标准“百疏一密” 监管谈何有力?

2013/6/17 10:05:54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目前,我国对食品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与国际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日本规定了62410个限量标准,香港即将实施的标准中规定了6186个限量标准,而中国内地现行的标准仅为667个,分别只占日本和香港的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中国农产品药物残留标准数仅为日本1%,这就意味着,另外99%的农药兽药,在我国标准体系中无章可循,毫不设防,即使大量残留照样可以流入市场。而就连那1%有规定的标准,也存在着过于宽泛的问题。以茶叶中的剧毒灭多威为例,我国规定标准是3毫克/千克,而欧盟的标准是0.1毫克/千克,前者的尺度足足是后者的30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规范的标准体系,可以有效约束生产者,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因资本逐利忽视消费者的权益。如在日本,53万余件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查中,只有2600多件检测出残留农药,占总数的0.5%;残留农药超标只有29件,只占检测出残留农药部分的1.08%。能做到这么高水平的食品安全保障,秘诀就在于严密的法律法规和检测体系,以及高昂的违规风险和成本,使得当地菜农不敢滥用农药。

反之,标准一旦“牛栏关猫”,就大大消弭了制度初衷,既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生产者的过度纵容。为了农业高产,我国耕地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1.93倍,耕地农药残留率达60%—70%。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违法使用瘦肉精等饲料添加剂,不仅造成农产品残留超标,产生食品直接污染,还带来了潜在威胁。

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其中,除了急性食物中毒外,相当一部分属于农药残留、化学污染造成的慢性中毒。农药残留的失控,使得一些食品农产品中的有毒物质对生物和环境造成日积月累的影响,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和聚集在人体组织中,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同时,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却始终保持在99.8%以上。正是标准的差异,使得国内生产企业出现判若云泥的表现。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低级标准产生的“洼地”效应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低质产品的集聚地,比如,国际茶品巨头立顿就被指将达不到欧盟要求的产品,转手卖给中国消费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关部门常把“与国际接轨”挂在嘴边,而与公众健康休戚相关的农残标准体系却长期忽视,落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农残标准之下焉有100%食品安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差距,补齐短板,扎紧质量标准监管的篱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