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保护国产大豆从非转基因开始

2013/6/25 9:41:34 来源:国际商报

农业部批准发放3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一方面再度引发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忧虑,也同时引发人们对国产大豆全面“失守”的担忧。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经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就在10年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十年以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直线下降。进口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让中国本土大豆受到巨大的冲击。

面对农户弃种大豆,大豆播种面积直线下降的事实,有观点认为,“农户不是因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而弃种,正是因为国产大豆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才导致进口大豆增加”。

那么,国产大豆处境缘何如此窘迫?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表示,国产大豆如此窘境与之前过度开放的大豆进口政策有关,进口关税低,无配额限制,当时对国产大豆生产自信有余,低估了进口大豆的竞争力。“不过农户弃种大豆,部分原因也在于大豆经济效益低,不敌玉米、水稻等,当然进口的加剧,转基因大豆的优势也对国产大豆造成巨大的竞争。”郑宇洁认为,国产大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是导致进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中商情报网行业农业研究员刘萍告诉记者,农户判断是否继续种植大豆的标准只可能是一个,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其他作物的比较,目前我国尚未开放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在经济效益上国产大豆种植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户开始调整种植结构。今年随着国产大豆价格的持续低迷,豆农种植意愿普遍不强,部分豆农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大豆种植面积依旧不容乐观。

刘萍表示,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竞争力是不对等的,当前国产大豆产业链几近断裂,地位边缘化,在大豆价格上没有话语权,如果国产大豆行业垮掉,被进口大豆全面替代,可能威胁到我国食用油的安全,价格上也会受制于人。

对此,刘萍建议,在当前国内大豆产业链被外资控制的情况下,我国应该从产业链保护的角度,将补贴覆盖至国产大豆全产业链,如果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纷纷破产停产,那么对大豆种植可能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保护国产大豆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力,需要通过中长期的持续规划建设,从而保有国产大豆的一席之地。

郑宇洁则表示,国产大豆应该发挥非转基因优势,保障食品安全,发展高端产品和品牌,其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价格高。(作者:刘旭)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