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洋奶粉“兵临城下” 优质奶源成国产奶粉突围关键

2013/7/21 8:40:50 来源:三湘都市报

  洋奶粉“兵临城下”

  优质奶源成国产奶粉突围关键记者 杨迪实习生 钱妍

  7月17日,上海国际婴童展澳优展示区人流如织。

  “如果你有小孩,你会买什么奶粉给他?”7月16日,在长沙市芙蓉中路,记者随机采访20名路人,得到这几个关键词——“安全、营养、健康、有不同口味”。

  而在国产品牌奶粉与洋品牌奶粉的PK中,洋品牌大获全胜:有19人已经购买洋品牌,或者选择以后购买洋奶粉,只有1人说考虑今后选择国产品牌。

  ■记者 杨迪

  实习生 钱妍

  【市场】

  国产品牌被边缘化

  正是因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在长沙各大超市、婴童店,国产品牌的奶粉便成为“边缘化”的产品。7月16日,在长沙沃尔玛、平和堂等超市,红孩子、咿呀母婴店,记者发现洋品牌远远多于国产品牌。

  在苏宁红孩子,奶粉区有16个奶粉品牌,国产品牌奶粉有澳优、伊利等6个,其余10个是“洋鬼子”。

  在沃尔玛,18个奶粉品牌,仅有2个国产奶粉品牌。奶粉导购员介绍:“去年还有其他国产品牌,今年没有了。”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说,惠氏、多美滋、美赞臣、雅培这四个品牌卖得最好,在沃尔玛占80%销售份额。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介绍:目前洋奶粉在一线城市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5%以上,在二线城市如长沙占的市场份额也在60%以上。

  【原因】

  安全事件频发透支信用

  国产奶粉品牌的日益式微,归根结底在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也是洋奶粉能够迅速扩张的原因。

  “国产奶粉陷入困境,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第一次发生安全事件,多数人相信这只是一次意外,第二次发生,大家心里就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到了第三次,国产奶粉信用被透支。”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不过,西南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李辉指出,中国的奶类人均消费量仅为全球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国产奶粉品牌依然有发展机遇。

  “2003年澳优成立的时候,在超市,你根本看不到几个洋品牌,占据有利地位的是国产品牌。但我们并没有选择跟风,而是果断做进口奶粉,打造自有品牌。”澳优相关负责人说。

  据他透露,创始人是从国产品牌出来的,了解很多情况,做进口奶粉,就是因为看到整个国内奶粉市场的隐忧。

  【建议】

  确保优质奶源是生存之基

  一边是洋奶粉的步步紧逼,一边是乳企新政鞭策,崛起之路上,国产奶粉还需水磨工夫。

  “首先国内奶企必须抱团发展,新政已经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其次就是再不能发生安全事件;第三要确保优质奶源;最后我国奶企要坚守底线。”王丁棉说。

  重新站起来最关键在于提供安全营养的奶粉,澳优深知这一点。于是,从2003年以代理进口奶粉,做自己的品牌起家,到2009年在香港上市,再到2010年开始国际化发展,如今为了扩大公司在婴幼儿产品方面的生产能力,澳优把对澳优海普诺凯的持股比例从51%提升到100%。

  “并购海普诺凯使澳优拥有了稳定的欧洲优质奶源和生产基地,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来的供应,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奶。”澳优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澳优还与北大医学部合作,成立“北大澳优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每年投入上千万,目前已经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奶粉,使奶粉更接近于母乳。

  资料显示,从湖南起家的澳优,目标从未局限在国内,而是直指乳业国际品牌。2010年起通过收购优质奶源及生产商,其品牌奶粉畅销荷兰、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高中低端市场网络也已全覆盖。

  业内人士指出,澳优全资收购荷兰海普诺凯,可以称得上是国内乳业史上的里程碑。据了解,海普诺凯作为荷兰拥有116年历史的老牌乳企,是荷兰唯一的有机牛奶粉生产商和荷兰最大的羊奶粉生产商,也是全球唯一的羊乳清粉的供应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