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与《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共赴莲花岛 探寻中国最古朴的养蟹之道

2013/7/29 14:03:47 来源:食品科技网

在中国美丽的江南水乡,有这样一个小岛。它位于美丽的阳澄湖西湖、中湖、东湖中心,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这里历史悠久、水域辽阔、民风淳朴,格外秀丽。岛上住着200多户人家,世代以养蟹为生。他们每天驾着小船,劳作在阳澄湖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没错,如此人间仙境,正是莲花岛。

莲花岛上,不仅仅有迷人的景色、朴实的人们,还有全中国最新鲜、最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最古老的蟹文化小岛、最古朴的养蟹方法、世代传承的养蟹人,可以说莲花岛的大闸蟹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底蕴。美好的东西总是会吸引懂得欣赏的人。2013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团队被莲花岛的美景及这里特有的蟹文化吸引,慕名来到岛上为《鲜品会》拍摄宣传片,受到了蟹农瞿福元一家的热情款待。笔者也有机会跟随摄制组,共同领略了这人间世外桃源,以及属于莲花岛人自己的最古朴的养蟹之道。

阳澄湖

历史悠久的小岛,根深蒂固的蟹文化

在莲花岛,蟹文化经过百年,已经在岛上根深蒂固。岛上200多户人家,像瞿福元一样,世代养蟹的居民占大多数。一代一代的传承,让这里的风土人情始终透着历史气息和自然味道。而即使在大闸蟹日益火热、逐渐商业化的今天,莲花岛人还是坚持用祖上传下来的最古朴的方法养殖。依照瞿福元的话说,“老一辈人比我们更懂得用天、用水,传统的东西需要继承,那是最好的。” 莲花岛世代遵循这样的价值观念,让这里的每一只大闸蟹充分接受自然的灵气,保证每只出自莲花岛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最鲜、最好的。

最传统的养殖,最古朴的养蟹人

坚守总是要付出辛苦,对于莲花岛的蟹农来说,最古朴的方法就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这是最熬人的。每天一大早,瞿福元天没亮就要起床,旺季的时候夜里两三点才能睡觉,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劳作,育苗、投饵、控水、巡塘,不厌其烦地记录着蟹的生长情况,哪怕是湖里的水草,他也要特别注意。瞿福元说,“养蟹确实很辛苦,用我们最传统的方法养蟹更是辛苦。就比如说,一只纽扣大小的螃蟹要经过18次的蜕壳才能长成一只完美的大闸蟹,他们的每次蜕壳我都要特别在意,仔细观察记录。但看着自己养的蟹被送往全国各地,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传统意味着品质,喂养则源于自然

遵照莲花岛自古而来的传统,为了保持蟹的最“鲜”,蟹农们从蟹苗开始就注重对蟹的自然喂养。蟹苗时期,为了增加蛋白质,瞿福元便用牛初乳和豆浆喂养。等到蟹苗长成蟹扣,他便开始每天详细观察记录蟹们的生长情况,应时应景的制定喂养方案。他记得爷爷曾经说过,“螃蟹是有野性的,只有活鱼活虾养出来的蟹才可以保持生猛。”瞿福元传承着祖辈的方法。在他眼里,品质永远重于成本。人们都说只有莲花岛的大闸蟹才是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这样的认定,总有他的道理,因为恐怕只有最原著的居民、用最原始的方法才能养出最鲜美的大闸蟹。

大闸蟹

百年孕育的执着,历史历练的气质

在莲花岛,不管是岛上的居民、还是这里的每个生命,你会发现,他们无形中都透着一种力量,我觉得这是历史和文化赋予他们的特有气质,与世无争,简单踏实,最原生态的生活总是能历练人的内在力量。每天,人们除了劳作就是在茶馆喝茶,讨论养蟹之道。瞿福元说,“我喜欢养蟹,家里几代人一直坚持的东西到我这里也要把它做好。有人说,只有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才算是最好的东西,正如莲花岛的每一只大闸蟹,它倾注了莲花岛人几代人的心思和执着,所以它的“鲜”味就更别有一番韵味。

古朴的养蟹方法留住了食物本身最原始的“鲜”味。对于莲花岛的人们来说,养蟹不仅仅是一门营生,更寄托了某些情感和生活艺术,这让他们觉得幸福和快乐,我想这是属于莲花岛人自己的生活哲学。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