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像关注“毒饺子案”一样关注食品安全

2013/7/31 9:06:32 来源:观点中国

30日,曾致10名日本人中毒的石家庄天洋食品厂毒饺子一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据了解,自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日本千叶、兵库两县3户家庭共有10人,在食用了中国河北省天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速冻水饺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中毒事件发生后,本着对两国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中国政府从全国抽调侦查、检验等各方面专家,成立了专案组。中国警方投入大量警力走访排查,克服了作案时间与案发时间相隔久、现场客观物证少等困难,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侦破工作。(7月30日新华网)

一起发生在2007年的食品安全案件,在6年之后的今天被翻出旧账并顺利开庭审理,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更加上,因为中毒者都是日本人,又增加了许多可以质疑的理由:一者,如同“日本人丢自行车”那事一样,如果是中国人中了毒,相关政府部门会不会查?二是,我国政府部门,为了取证,不远万里飞到日本去取证,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还是对食品安全认真负责的精神?三是,该食品企业,让日本人中了毒,算不算是不走运?继而,众多食品企业拥有国内国外的“双重标准”,是不是确有其事?

道理很明显,一个食品加工厂,如果既内销,也出口,同样的食品既让国人吃,也让外国人吃,而只有日本人中毒,国人却没出现身体问题,着实有点不可思议。这让我想到了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一只眼镜蛇咬伤了一名中国人,中国人不仅没有中毒,相反,因为身体内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较高,还把眼镜蛇给毒死了。更有案例为证。近日,某年轻夫妇因为买不起婚房,迫于压力选择自杀,先是选择服用蟑螂药,结果发现毒药并没有什么作用,继而选择了用其他方式。貌似可以说得通的解释就是,国人对于有问题的食品已经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力。抑或者,在国内,如果国人吃了某个产品的东西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那都不叫个事。

当然了,这些只是调侃。网友们只是想说明,国人能不能吃到安全的食品,已经完全变成了像买彩票一样的“小概率事件”。真正的问题有两个:首先,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立案几率如何?其次,不法商贩的“犯罪成本”有多少?大量事实表明,国内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被立案调查的几率,并不高。即便如三鹿奶粉事件这样的重大案子,我们都看到了大量问题官员在一段时间之后的“复出”。如此语境中,食品安全问题怎能不“按下葫芦起来瓢”?

对比之下,我们只能希望政府整饬食品安全问题像对待日本“毒饺子案”一样细致严谨。在“毒饺子案”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政府以下态度:首先,政府对待食品安全也可以做到足够认真,既然可以做到“本着对两国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全国抽调侦查、检验等各方面专家,成立了专案组”,那么,对待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同样可以如此“高度重视”;其次,对于任一起食品安全案件,公众也不再乎时间是否久远,只要能给“中毒者”一个合理的说法,能够给不法之徒以严惩,国人当然也可以等,怕就怕国内的食品安全案件总成杳无音讯的“烂尾楼”。

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从来都不是能力问题,而只是态度问题。只要政府部门认真起来,把国内的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都像日本“毒水饺案”一样对待,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然不是空话。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