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河北天洋食品“毒水饺”案真相揭晓

2013/7/31 9:13:11 来源:新京报

30日,曾致10名日本人中毒的石家庄天洋食品厂毒饺子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被告吕月庭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被提起公诉,案件将择日宣判。

日驻华使馆官员旁听

日本驻华使馆官员、媒体记者及各界群众80多人参加旁听。

2008年1月30日,日本厚生省通过中国驻日使馆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部分日本消费者食用石家庄天洋食品加工厂速冻水饺发生食物中毒。当天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千叶、兵库两县3户家庭共有10人,在食用水饺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2010年3月,中国警方宣布侦破此案。同年4月2日,经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批准,疑犯吕月庭被依法逮捕。

吕月庭,男,汉族,1974年4月23日生。1993年4月至2009年10月在天洋食品厂工作,因对该厂给其的工资待遇不满,利用工作之便进入该厂冷库,采取使用注射器注射甲胺磷农药的方式向成品饺子投毒。

被诉投放危险物质罪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吕月庭投放危险物质致一人重伤、多人轻伤和轻微伤,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追究刑事责任。

公诉方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当庭展示四组证据,吕月庭及其辩护人对证据都表示不持异议。虽然吕月庭当庭认罪,但巨大损失不可弥补,除消费者中毒外,天洋食品厂已倒闭,上千名职工下岗,我国食品安全声誉也受到损伤。

■ 毒饺子大事记

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

日本3户家庭共10人食用中国产速冻饺子中毒。

2008年1月30日

日本方面通过中国驻日使馆向中国通报毒饺子事件。

2008年1月31日

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组紧急赶赴石家庄对涉案企业进行现场调查。

2010年3月

河北警方宣布侦破此案,该厂工人吕月庭因不满待遇多次投毒。

2010年4月2日

经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此案疑犯吕月庭。

2013年7月30日

“毒饺子”案件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 案件回放

【调查】

历经两年时间侦破此案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底,日本3个家庭共10人在食用天洋食品厂水饺后,出现中毒症状。此事经日本媒体报道后,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质检总局马上成立专家调查组,并责成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该企业的留样产品和原辅料进行检测。

2008年1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组紧急赶赴石家庄对涉案企业进行调查。天洋食品厂被责令停止生产,企业所有的产品被召回,中日随后进行一系列调查。中方派出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组成的调查组赴日调查,日方也派出由内阁府、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和外务省官员组成的调查团赴天洋食品厂实地考察。

随后,承德市也有4名消费者因食用天洋食品厂水饺而中毒。本着对两国消费者负责,我国政府成立专案组,投入大量警力开展侦破工作。经过两年努力,2010年3月,河北警方宣布侦破此案。2010年4月2日,疑犯吕月庭被逮捕。

【作案】

疑犯三次向饺子注射农药

据吕月庭当庭陈述,他在河北天洋食品厂干了15年炊事员,却一直是临时工待遇,不仅月工资比正式工少,逢年过节的奖金更是有天壤之别,“2006年春节时正式工能拿到7000多元奖金,我只得到100元。”

于是吕月庭想搞点动静引起厂方注意。2007年7、8月间,他利用工作之便进入厂冷库,用注射器向冷藏饺子注射农药甲胺磷未遂。同年10月至12月间,他又先后三次进入冷库向大约6至9箱速冻饺子内注射甲胺磷。

2007年中秋节假期期间,吕月庭让表弟写了三封匿名举报信寄到厂里,称有人在饺子中下毒。“我觉得这样会引起厂领导重视,等他们调查此事时,我就乘机说提高待遇的事情,结果厂里一直没有找我。”

吕月庭多次私自来到存放成品的冷库注射毒药,其间无人值班看守。吕月庭的辩护律师认为,这说明这家食品厂的冷库出入制度不严格,工厂监管工作也存在漏洞。

被告人吕月庭投放危险物质致一人重伤、多人轻伤和轻微伤,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追究被告人吕月庭的刑事责任。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