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让“质量生命线”溶化在“婴儿奶粉”里

2013/7/31 10:27:59 来源:中关村

办公室里几位年轻朋友,相继成为父亲或母亲,添丁之喜,自然是热门话题,议论最多的焦点却是婴儿奶粉问题。“民以食为天”,宝宝位列其首。据我的观察,这些白领同事,十之八九是首选进口奶粉。至于来路,八仙过海,各有门道,德国、日本、法国、新西兰,乃至于特区香港。为此,我这个爷辈的耄耋老人也曾甩出过不中听的话,“难道国产婴幼儿奶粉不养崽吗?”年轻的朋友很有修养,笑而不答,但答案却挂在脸上——“三聚氰氨”致三鹿破产,“瘦肉精”让双汇大伤元气,黄曲霉素使蒙牛股价大跌……没用“爱拍特”亮出“大头娃娃”的特写镜头,也算是给足了我这张老脸的“面子”。

我知道,中国的“保胃战”首先要保婴儿的“胃”。《人民日报》经济时评的一篇文章说得好:提高婴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水平,并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但是如果这件事情都做不好,那么“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占领世界市场,必成奢望。作者担心的是“国产奶粉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滑铁卢”,外贸出口屡屡受挫,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限制中国的乳制品。讲的是“经济安全”。

日前看到“药店卖奶粉”的报道,国人讲“食药同疗”,难道奶粉与药品也要同台共舞吗?其实,药店出售奶粉,国外并不鲜见。诸如,法国是“新配方奶粉药店率先出售”,德国“药店卖奶粉无需特别许可”,日本“销售婴儿奶粉不用特殊资质”,美国“独立药店会销售婴儿奶粉”。香港特区“药店怎样卖奶粉”更可借鉴。在香港,奶粉就是普通食品,不论超市、药店或菜摊,想卖就卖,并无特殊管制;但是日常抽检却是极其严格,坚持“恒常检查”,比例很高,检查参数颇多,均需进行“微生物及化学测试”。愚以为不管何家出售,关键在“恒常检查”。国家食药总局有话说——药店卖奶粉并非要专管,“而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相对而言管理更加规范、严格,并更有利于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购买场所”。呜呼!读了这段佶屈聱牙的文字,原来玩的是一种心理“自慰”游戏。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婴儿奶粉只是其中一隅,关键是要从民族生存的高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20 多年前,曾开展过“产品·质量·效益年”活动,声势浩大,几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出来发声;迎来了工业产品出口创汇的新局面。至今,许多振聋发聩的声音犹言在耳让人难忘。诸如,“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尤其是朱镕基提出的“质量是上海的生命”,后来被引申为“质量是XX的生命”。这个口号的内涵是:“第一把手必须抓质量”;“严字当头,从严治厂”;“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技术进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海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城市,惟一的出路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搞集约外向型经济,这是发展上海经济的根本出路。“如果不把质量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上海就会衰落,就会沉沦”。放眼世界,更有资格谈“质量就是生命”的,当是日本和德国。它们的产品为什么能独霸世界?靠的就是质量和创新。我们有一千个理由相信,在质量的竞争中,中国定然会争锋世界。让航天英雄在太空食用国产奶制品,看到地球家园中龙的传人不必饕餮“洋”奶粉。

关键是要把“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溶化在“婴儿奶粉”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