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杭州鲜榨果汁成本高、消费群局限性导致卖不动

2013/8/1 8:53:22 来源:今日早报

  去年掀起阵阵“新鲜风”的鲜榨果汁店,如今已难觅芳踪——

  杭城鲜榨果汁今夏“中暑”卖不动

  □通讯员 叶晓彤 见习记者 王枫林 文/摄

  本周开始,杭城气温仍是“骑虎难下”,老天爷继续开启“烧烤”模式,升温步伐让户外的市民们纷纷扛起“解暑大旗”,同样也搅动了商家们的神经,雪糕、冷饮、水果已然成了“赶路族”的“救星”。

  炎炎夏日,喝杯鲜榨果汁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最近,记者发现杭城去年生意火爆的鲜榨果汁店,今夏已无处寻芳踪。为数不多、打着“100%鲜榨果汁”旗号的小店如今生意清淡,与冰品店人气爆棚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去年很火的鲜榨果汁,今夏却遇冷

  “今年夏天高温热浪持续,来买鲜榨果汁的人却很少,营业额直线下降,看着真是惨淡啊。”新华路上一家鲜榨果汁店里,店长小倩向记者“诉苦”道。

  在店内的一张价目牌上,标有复合型果乳汁、鲜榨果汁等多种系列的产品,价格在15到20元不等,比起奶茶店6到8元一杯的“明星产品”,售价确实有点“坚挺”。

  小倩说,平时一天能卖八九十杯的鲜榨果汁,没想到气温飙到39℃以上,能卖出50杯就算很好了。“去年夏天没像今年这么热,鲜榨果汁的销量很好,晚上经常推迟到10点左右才关门,1天能有1500多元的营业额。”她说,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成左右。

  据悉,双菱路上的几家鲜榨果汁店都关门歇业了,现榨的纯果汁在杭州市场“坐不稳”,杭城果汁店自经历了一阵“杭儿风”后,似乎就没有下文了。

  在中山北路上一家连锁果品超市内,店员小徐说,自去年9月份开始,店内就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卖鲜榨果汁,每杯10元,采用的都是店内的水果,并且是让消费者“一览无余”地审视鲜榨果汁的“诞生”过程。当时,杭州水果超市纷纷效仿,推出鲜榨果汁。

  “平时每天卖10到20杯的销量,到周末会好一点。原本以为天气一热,大家对饮料的需求就大了,可没想到进店的顾客都是挑水果的,鲜榨果汁的一天也就卖五六杯。”小徐说,昨天店内鲜榨果汁销售情况,仅为10杯。

  记者随后来到体育场路上的一家水果超市,店员小刘指着店内鲜榨果汁的操作台说,今年早就不卖鲜榨水果汁。

  “果汁在夏天根本卖不动,放着一天就会变质。”小刘说,纯正的鲜榨果汁都是不兑水的,即便到了夏天也不加冰块,就是为保证产品的原汁原味,但顾客却不买账,宁可去附近的奶茶店、甜点店买调制冷饮喝。

  消费者嫌鲜榨果汁价格高,宁可喝奶茶不喝“健康”

  “鲜榨果汁卖得那么贵,我宁可买个水果拼盘吃。”市民吴女士对记者说:“吃一份水果拼盘,也只要15元,橙子、哈密瓜、西瓜、火龙果……各种维生素都能补充了!”

  新华路上的鲜榨水果汁店里,记者正好碰上一位前来“看新鲜”的宋先生。“你们家的果汁那么贵啊,比奶茶店里卖的饮品都要贵两倍多,还不如来杯奶茶、咖啡冰爽解渴。”

  店长小倩连忙解释:“我们用的都是进口水果,所以价格贵了点。像猕猴桃是新西兰的,凤梨是台湾的,柠檬是美国的,好的原材料才能保证果汁的口感。”

  小倩继续说道:“你可以看看这些水果够不够新鲜,整个制作过程是全透明的,不勾兑任何添加剂,保证让你觉得物有所值,喝东西当然要喝绿色的健康的。”

  店门外,记者拦住一位打扮新潮的女孩,当问到在街头是否会选择鲜榨果汁解暑时,她说:“你不觉得鲜榨果汁的味道很单一吗,我喝了不同水果榨出来的果汁,感觉味道就是差不多的,产品就没啥辨识度。所以夏天我更喜欢吃些芒果绵绵冰、绿豆冰沙之类的,口感要好多了,囫囵下肚那叫一个爽啊!”

  成本高、消费群局限性导致销量不走俏

  “鲜榨果汁不好卖的主要原因还是售价高。售价太高,就把一半的客群给吓跑了啦。”一家水果超市老板对记者说。

  小倩说,本以为鲜榨果汁店可以复制在台湾市场上的火爆行情,可在杭州,讲究健康养生的消费者还只是小部分。她从冰柜里一次性取出18只夏橙,“店里的招牌是鲜榨橙汁,榨成一杯500毫升成品得需要这样的18只夏橙,差不多是4斤多,按进价3.8元一斤算,一杯鲜榨橙汁的成本就要15元多,再加上租金、人工费、运费等成本,卖16元一杯的橙汁,还能叫店家赚多少?完全是在保本销售啊。”她也认同“单杯果汁的利润微薄,没有顾客群是做不下去的”观点。

  小倩表示,今年店租又涨了1万,达到26万元一年,她打算将鲜榨果汁店铺转让出去。

  “在杭州,鲜榨果汁的市场还未成熟,市民的认知度不够高,它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是白领,这类消费群体的收入水平高,消费观念强,比较注重绿色养生的概念。”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消费群体具有局限性外,鲜榨果汁的成本高也是其一大‘硬伤’。打个比方,它和奶茶都属于需求弹性小的商品,整体行业符合消费规模效应,也就是成本越低越能形成规模效应,但纯果汁的成本可比奶茶高多了,这也是其消费规模无法与奶茶店相抗衡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