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武汉超市下架多美滋涉毒奶粉 网店声明顾客仍退货

2013/8/5 8:51:51 来源:长江商报

  “毒”奶粉再度来袭,日前,新西兰最大乳企恒天然集团曝出旗下部分婴儿奶粉含有肉毒杆菌,在我国卖得较好的奶粉品牌多美滋牵涉其中。

   昨日,记者走访武汉各大超市发现,多美滋涉嫌污染的批次奶粉均已下架。另外,网上代购商和几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出售的奶粉批次没问题,中国妈妈可以放心。

   1 涉事企业

   多美滋已售出涉“毒”奶粉逾420吨

   因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产品,昨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涉事企业名单,多美滋是其中之一。

   昨日,上海质监部门查实,多美滋公司采购新西兰恒天然问题乳粉208.55吨,用于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其中已使用105.45吨,库存103.1吨。问题乳粉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其中已售420.188吨,库存243.93吨)以及幼儿配方乳粉成品62.434吨(尚未售出)。

   针对这一事件,多美滋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根据恒天然提供的信息,已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有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其中在库部分已经被迅速封存,未流入市场。同时公开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产品的具体名称和批号,将对问题产品实施预防性召回,并全部销毁。

   2 实体商超

   下架多美滋部分批次奶粉,暂时储存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各大商超发现,虽未接到多美滋的正式发函,但包括武商量贩、家乐福、沃尔玛在内的多家超市均已对多美滋涉嫌污染的奶粉做下架处理,其中包括多美滋优阶贝护系列奶粉。

   在各大超市,多美滋优阶贝护系列婴儿配方奶粉(2阶段)之前均以215元/900克的标价出售。

   “多美滋卖得挺好的,最近还有赠送礼品的促销活动。”某超市的促销员透露,昨日早上超市突然发出通知,要求把多美滋部分批次的奶粉下架,暂时储存,但并未解释具体原因。

   “昨天奶粉还在卖,今天就没有了。”一位经常购买多美滋奶粉的市民表示,看到超市将多美滋下架,就上网搜索了原因,结果吓了一大跳,“我不知道以后再购买什么样的奶粉才能放心”。

  3 代购网店

   卖家核对产品批次,“累瘫了”

   可瑞康是中国妈妈海淘、代购的主流品牌之一,但在此次毒奶粉事件中,可瑞康部分奶粉被曝可能使用了含“毒”的乳清蛋白粉。昨日,在淘宝网上,虽然该奶粉的销量暂未受到影响,但在评论中已有不少买家吐槽。为解释清楚,不少代购卖家在第一时间将声明贴到首页上,并附上有问题批次号码“以正视听”。

   大多淘宝卖家均表示,自己出售的多为3、4月份生产批次的奶粉,并未涉及其官网召回的批次奶粉。在新西兰做奶粉代购的卖家梦灵草表示,“为了以防万一,昨天将所有奶粉的进货单和批次号码检查了一遍,累瘫了。”

   如果发现问题,怎么办?梦灵草说,“家长只要查下可瑞康奶粉瓶底上的批次,就可判断是否有问题,如果是此次召回的批次,可退货给售货方。”

   4 电商平台

   挂上“无毒”声明,仍有顾客退货

   各大电商平台也动作迅速,昨日,天猫、京东、易迅、1号店等,均在可瑞康奶粉销售页面,附上了达能婴幼儿营养品(香港)有限公司发出的“经新西兰纽迪希亚调查确认,目前所有中国官方渠道在售的Karicare可瑞康金装全系列产品均未使用受到污染的原料”的声明。

   可瑞康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经新西兰工厂确认,中国官方渠道在售的所有可瑞康奶粉均没有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召回。

   虽然厂家和销售商均发声明称,中国官方渠道的产品没有受到污染,官网和淘宝上的销量也并未受到影响,但仍有不少刚买了可瑞康奶粉的妈妈提出退货要求,且有部分心存疑虑的父母准备转投其他奶粉品牌。

   本报记者 王晴 刘倩雯 熊丽 常燕 实习生 徐采贝 潘志新

   ■观察

   消费者信心受冲击“洋奶粉”神话在倒塌

   长期以来,新西兰以“百分百纯净”的品牌在海外推广新西兰产品,尤其是其乳制品。

   然而,连续爆出问题的恒天然集团,也开始动摇了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百分百纯净”的信心。

   在北京世纪城一家超市,正在为自己4岁的孩子选购奶粉的郑女士表示,起码自己很长时间内不会再选购产自新西兰的乳制品,“肉毒杆菌可绝不像说不清道不明的‘双氰胺’那么轻描淡写,危害性太大了!因此只能暂时对新西兰乳品敬而远之。”

   一些网民也在网络上惊呼“洋奶粉”神话似乎在倒塌。有不少中国网民表示,肉毒杆菌是连饱受诟病的国产奶粉都没检出过的致命病菌,而恰恰在大家无比信任的洋奶粉中发现了,很让人震惊。奶粉安全看来以后不能以国产、进口来划分质量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国外的乳品质量并非铁板钉钉,消费者盲目迷信国外品牌的心态亟待改变。消费者应该建立更为科学的消费观,科学合理地选择婴幼儿食品。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