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洋奶粉“出事”国内乳企股价受益 部分乳企个股涨停

2013/8/6 9:20:37 来源:新华网

   洋奶粉"出事" 国内乳企股价"受益"

   新西兰乳企恒天然爆出肉毒杆菌事件后,周一A股西部牧业涨停、皇氏乳业涨7%

    如果海外奶粉不安全,国产奶粉会怎么样?昨日,受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测出肉毒杆菌事件影响,A股乳业股得到强劲推动,多家国内乳企股价大幅上涨。

   部分乳企个股涨停

    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事件不断发酵,为此A股乳业股受到强劲刺激。周一西部牧业开盘一字涨停,皇氏乳业开盘盘中一度涨停,最终涨幅超过7%,贝因美一度涨幅超过5%,但最终仅收涨0.85%;而两大液态奶厂商三元股份和伊利股份涨幅超过3%.

   国内乳业企业中,光明乳业表现相对最为低迷,盘中一度下跌近2%,最终仅收涨0.15%.

    国家质检总局、食药总局在9月3日和8月4日紧急发文,确定娃哈哈、多美滋、可口可乐等在华企业进口或使用了可能受到污染的乳品原料。目前,上海质监部门已经全部封存多美滋公司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

   新西兰原奶相关企业受影响

    瑞银证券昨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国内婴幼儿奶粉企业所用的脱盐乳清,多数来自欧洲,这一事件对于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影响有限。不过有投资者认为这一事件后,国家对进口奶源的严格监管和审查,有助于恢复本土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恒天然产品污染或打击消费者对于新西兰奶源的信心,周一部分采用新西兰奶源的企业股价已经反映出这一点。

    在新西兰上市的恒天然股东基金开盘一度下跌8.7%,收盘最终跌3.65%,报6.86新西兰元;在港股市场上,七成原奶自新西兰进口的中国旺旺收盘跌3%,奶源来自新西兰的雅士利盘中也一度跌逾1%,但收盘涨2.5%.

   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盘中一度创下最近6年新高,但由于投资者大量获利回吐,最终收跌逾1%.

   ■ 观点

   "洋奶粉仍将垄断中国市场"

    据媒体报道,恒天然是世界上第6大乳品生产商,年销售额达80亿美元,在我国进口奶粉中恒天然占据了半壁江山。昨日华龙证券高级投资顾问文育高表示,新西兰毒奶粉事件的爆发,会让国人重新审视进口奶粉,对于国内的乳企短期内是一个刺激因素。短期的高开或者是放量的一个过程,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是一个低期的过程。

    乳品行业专家王丁棉也认为"过于乐观","国内乳品企业有可能因此而有所好转,但是不会一下子就打赢’翻身仗’."王丁棉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乳品行业的格局不会改变,洋奶粉仍将垄断中国市场。"(记者 吴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