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广州从化检出969头本地产瘦肉精生猪

2013/8/9 8:00: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广州从化再现“瘦肉精”生猪!昨日,从化市畜牧兽医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证实,在8月6日开展的养殖环节例行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鳌头镇石咀村一养猪场969头生猪被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污染。目前,该批次生猪已全部封存,没有流入市场。据悉,这也是从化有关部门首次在本地生猪养殖场检出“瘦肉精”猪。

例行检查发现异常 隐蔽猪场被查封

此次发现“瘦内精”生猪的养殖场位于106国道从化鳌头石咀村与五丰村交界的一个山旮旯里,从石咀村口的一条羊肠小道进去两三公里,周围人烟稀少。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在猪场看到,这里主要有三间大的砖木猪舍,每个大猪舍又被隔成几十个小间,每间存栏10头左右,猪场的仓库还堆放着大量饲料,几名村干部和执法人员坐在路口,防止生猪被人运走。

从化市畜牧兽医渔业局副局长覃东周介绍,8月6日,该局与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联合开展的养殖环节例行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石咀村向关龙猪场的大猪尿样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呈阳性。

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人员立即控制该养殖场的生猪及相关养殖人员陈某、向某,对猪尿和饮料样品依法进行官方抽样,并将样品送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等机构进行检测。8月7日,检测的22个猪尿样品的莱克多巴胺项目均呈阳性。

从化市畜牧局:生猪没有流入市场

覃东周介绍,该养殖场存栏的生猪一共969头(其中大猪563头,中猪406头),或已全部受污染。

覃东周说,根据对猪场人员的问讯及执法人员的监督调查,发现该批问题生猪尚没有流入市场。该养殖场是今年3月从外地搬迁到从化,鳌头畜牧兽医站曾分别于6月21日和7月13日对该场的猪群进行莱克多巴胺项目检测,没有发现异常。而且按照猪的生长周期,7月底8月初才是上市的时间,估计场主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开始喂养“瘦肉精”。

覃东周还介绍说,该养殖场没有名字,也没有到当地畜牧站备案,属于违规的养殖场,老板关某目前在逃。

五丰村一位村民说,养猪场老板是湖南人,从增城搬过来的。

已交警方追查“瘦肉精”源头

覃东周表示,该案已经移交从化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理,将对莱克多巴胺的来源进一步追查,待相关证据调查取证完成后,会对该养殖场的阳性猪群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覃东周说,此次行动是从化首次在本地生猪养殖场检出“瘦肉精”猪“以往都是截获外地的”。据畜牧部门对从化市场的了解,一直没有发现“瘦肉精”销售,怀疑是从周边地区流入的。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鳌头镇生猪饲养量为26.7万头,出栏量为10 .5万头,约占从化全市的一半。此次查出的“瘦肉精”生猪不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

追问


本地生猪是否安全?

从化市畜牧兽医渔业局副局长覃东周昨日表示,这是从化首次在本地养殖场发现“瘦肉精”猪。2011年3月21日,从化肉联厂检出的24头“瘦肉精”生猪,则是来自萝岗。

两起事件表明,广州的生猪养殖市场同样面临“瘦肉精”的威胁。那么,广州本地生猪是否安全呢?

对此,覃东周表示,从化市畜牧部门有一套正常的监管体系,并按照规定巡查,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生猪都是安全的,但此次事件仍然给了有关部门一个警醒。接下来,从化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全市生猪养殖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及加强宣传,严禁养殖户使用莱克多巴胺等违禁添加物。

一位从事畜牧业多年的行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广东在很多年前便已经有人开始偷偷地使用瘦肉精,因此对生产瘦肉精的地下工厂也同样需要严厉打击,才能确保猪肉食品安全。

链接


近年广州“瘦肉精”事件

●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卫生局分别接到天河、增城两区市共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报告,中毒人数达70人。经疾控部门实验室检验,确认因瘦肉精引起。后查明问题猪来自湖南。三名涉事人员被刑拘。

●2011年3月21日下午,从化肉联厂“瘦肉精”检测办公室工作人员利用快速检测卡,对新到的生猪进行例行违禁药品检查时,发现其中一批次24头生猪的3份样本不能通过,疑似含“瘦肉精”。三个月后,萝岗区九龙镇农林水利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叶某某以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立案侦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