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恒天然调查委员会拟6周完成调查 欧洲奶粉网购量倍增

2013/8/14 9:37: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自恒天然宣布部分原料受到肉毒杆菌污染至今已有10天时间,昨日(8月13日),恒天然发声明称,公司已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开展独立调查,希望6周内完成相关调查。

  恒天然昨日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华业务计划照常推进,整体来说,业务计划没有改变。

  受到恒天然问题原料的影响,不少新西兰品牌近期销售受到明显影响,而部分欧洲品牌的销量却一路攀升,甚至出现了断货现象。

  调查拟6周之内完成

  恒天然集团董事长约翰?威尔逊昨天宣布,董事会已成立浓缩乳清蛋白事件调查委员会,“董事会确认调查委员会将由独立董事拉尔夫?诺里斯爵士领导,同时包括恒天然董事会以外的两名独立成员”。

  记者从恒天然方面提供的调查委员会构成来看,其中包括3名独立董事、一名外部独立成员、两名奶农选举董事。据悉,恒天然董事会还将在未来几天内新委任一名科学家加入调查委员会,作为第二名外部独立成员。

  此外,调查委员会委任查普曼特里普律师事务所的杰克?霍德来审查事件的起因及其影响。

  “调查将立即开始,董事会希望6周内可以完成调查。”威尔逊表示,“调查委员会将不仅调查涉事浓缩乳清蛋白的具体情况,也会考察恒天然集团的业务流程、系统和做法。”

  此外,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日前宣布,政府将成立一个部长级调查委员会彻查恒天然集团乳制品遭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希望年底能够完成,届时他很可能亲自到中国公布调查结果,以恢复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乳制品的信心。

  短期内利好欧洲品牌

  然而受到恒天然事件的影响,不少新西兰品牌奶粉销量已经受到影响。昨日,一位母婴店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受该事件影响,相关新西兰奶粉销量下降了20%左右。

  一位欧洲奶粉品牌在华总代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天然事件短期内会对欧洲品牌有利好,很多消费者对新西兰品牌暂时还是有点不放心,欧洲原装进口奶粉这段时间比较受欢迎。

  “最近新客增多,销量也有比较快的增长,我们现在都处于断货状态了。”该人士表示,经销商和门店都在观望,很少大量进和新西兰有关的乳品,转而重点推欧洲产品。

  据《法制晚报》12日报道,从最近7天淘宝成交指数来看,新西兰奶粉成交量降低7.1%,而德国奶粉成交量增长233.3%,荷兰奶粉也增长220.0%。并且德国等地的奶粉代购价格也一路上涨。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实际上此次恒天然事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不是该公司本身,而是其下游的奶粉品牌商,“因为奶粉品牌直接对应的是消费者,一有问题消费者会有比较迅速的反应。”

  对于当前遭遇的困境,恒天然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华业务计划照常推进,整体来说,业务计划没有改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