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养生资讯 > 正文

舌尖上的中秋 最该吃的中秋节美食盘点(4)

2013/9/16 11:46:27 来源:食品科技网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田螺

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对晋江深沪人来说,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吃糖芋。 

那么,深沪中秋吃糖芋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吃糖芋习俗的历史渊源久远,是深沪人保留的一种中原旧俗遗风。中秋吃糖芋,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盼!闽南人喜欢说“ 芋仔芋孙”,人们就喜欢用芋?来形容团圆。有句俗语说‘八月十五吃糖芋头 ,众人护’,‘护’这个字和闽南语的‘芋’同音。芋头就因为象征团圆成了中秋等团圆的节庆日必吃的食物,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是非常甜蜜的,因此就出现了甜蜜蜜的糖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