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转基因禁止或许可,能否让地方决定

2013/11/1 11:10:12 来源:新京报

  打破了“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国家层面也就不必为转基因问题背书,而各地自主决定,也能为各种选择提供出口。

   张掖成为全国第一个向转基因说“不”的地级市。据报道,甘肃张掖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文件,明确禁止转基因种子的繁育、销售和使用。文件强调:“严格落实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禁用清单’,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从事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

   对于张掖的做法,舆论褒贬不一。有的反转基因人士为张掖叫好;有的人士则认为,张掖的做法不但不符合科学,且有做秀嫌疑。当然,张掖的做法也和全国性法规存在冲突,如果有的企业依法取得各种生产销售转基因作物的证照,完全可依据有关法规,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

   张掖的做法虽备受争议,却为摆脱目前的转基因争论困局,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能否打破“全国一盘棋”的思维定式,将允许或禁止生产、销售转基因生物、食品的权力下放,由地方自主决定。

   转基因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后一个问题的实质是,人们能否接受转基因。因为人群不同,所以人们的判断和价值取向也就不一样。和废除死刑等问题一样,公众总是争论不休,其最大的症结还是在于,搞什么都是全国一刀切。有的国家这样的问题不够突出,是因为很多事宜,地方就有权决定。美国很多州废除了死刑,也有很多州保留了死刑,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各种价值选择都有了不同的出口。什么文明、野蛮的争论,也就和“国家”没有关系了。

   在转基因问题上,这思路同样可借鉴。事实上,目前,按照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的监管是相当严格的。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全国性的转基因大米产业化或许很难形成气候。因为按照规定,凡是生产、销售转基因生物的单位、个人,都得取得省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否则就是违法。

   虽然目前的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权责,但允许或禁止转基因生物生产、销售的权力,还是在中央层面。一般来说,只要有关种子公司获得了国家农业部门的许可证,到地方办理那些生产、销售证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地方其实并没真正的决定权。

   将转基因的决定权进一步下放,国家层面只负责转基因生物、食品的安全性审核以及监管等,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机构,以及本地民意的征集,而讨论决定,当地是否允许转基因生物研发、生产、销售。打破了“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国家层面也就不必为转基因问题背书,而各地自主决定,也能为各种选择提供出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