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口价跌量增

2013/11/7 9:25:2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进口水海产品逐步成为国内消费餐桌的“常客”。据海关信息网统计,1月~9月我国累计进口水海产品208万吨,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1.8%;进口额45.2亿美元,增长9.5%;进口均价2175.3美元/吨,下降2%。在进口成本下降的推动下,水海产品的进口量恢复增长。

进口市场集中,俄罗斯独占鳌头我国水海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在俄罗斯、美国、挪威、日本和秘鲁等国家,1月~9月合计进口量140.2万吨,占同期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量的67.4%。其中,俄罗斯进口79万吨,增长13.6%,占同期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量的38%,是我国水海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市场;进口均价1368.4美元/吨,下降8.8%。由于低价的冻狭鳕鱼和冻鲱鱼是自俄进口的主要产品,价格在进口市场中处较低区位。美国位列我国水海产品进口市场第二,1月~9月累计进口31.9万吨,增长1%,占同期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量的15.3%。较高的进口均价拉高了美国水海产品进口额的占比,同期美国占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额的16.3%。与俄罗斯、秘鲁相比,美国、挪威以及日本的水海产品进口种类相对分散。

辽鲁为水产品进口大省山东和辽宁临近俄罗斯,同时水产加工业较发达。1月~9月,两省累计进口水海产品158.4万吨,合计占比76.1%,其余省市占比则多不足5%。上海进口量虽仅有4.9万吨,总量不大,但11162.2美元/吨的高进口均价拉高了进口额,成为仅次于山东和辽宁的水海产品进口额第三大省市。

加工贸易是进口的主要形式1月~9月,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水海产品110.9万吨,增长9.8%,占据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量的半壁江山;进口均价1931.6美元/吨,下降7.1%。

私营企业是水产品进口的主力军1月~9月,私营企业累计进口水海产品99万吨,增长22.4%,高于整体10.6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水海产品进口总量的47.6%;进口均价2467.0美元/吨,增长2.8%,增势明显。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78.2万吨,增长3%,占比37.6%;国有企业进口28.3万吨,增长7.5%,占比13.6%,进口均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高端水海产品需求强劲今年1月~9月主要高端水海产品量价呈涨跌互现局面,但整体来看,增势仍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其中三文鱼2012年同期进口量激增了4034.3倍,高基数效应和进口均价上涨造成当期三文鱼累计进口1.8万吨,仅微幅增长4%。另一方面,国内养殖三文鱼的进口替代也是进口量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此外,龙虾、牡蛎、贻贝等产品进口均价变动不大,但进口量均显著增长。

结合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推高终端需求的考虑,预计水海产品仍将持续进口量的增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