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河北葡萄酒产业进入冰河时期

2013/11/8 14:28:21 来源:燕赵都市报

“葡萄酒行业的严冬已经到来。”在河北省重点行业2013年三季度运行分析及全年预测预警信息发布会上,河北省食品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专家介绍,受2010“红酒事件”后续影响,我省葡萄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仅剩下20家,其中亏损企业就达到了12家,亏损额将近2600万元。而9月份产量只有0.64万千升,同比下降62.70%;1-9月份累计产量仅有4.79万千升,同比下降31.93%。

专家介绍,如昌黎葡萄酒产区,自2010年“红酒事件”至今,昌黎县仅有21家葡萄酿酒的企业生产许可证,经过省、市质监部门重新批复、换领,恢复生产,其余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但是这21家企业中只有11家能够正常生产,其他企业由于停产时间较长,无订单,以至于处于半停产状态。并且由于“红酒事件”的影响,秦皇岛市对企业委托加工(OEM)生产方式采取了“取缔式”的监管。众所周知,委托加工(OEM)是国内外非常普通的一种委托加工形式,无论是国际品牌海尔、耐克还是国内品牌TCL,都有委托加工业务。委托加工是一种国际、国内合法的经营合作方式。据了解,山东、宁夏、新疆等主产区,加强委托加工的监管,从未取消或限制葡萄酒行业的委托加工。据初步统计,仅委托加工一项,就给葡萄酒产业带来近4亿元(甚至更多)的经济损失。自从采取“取缔式”监管后,大批原来的经销商纷纷到山东、宁夏等产区进行委托加工。“建议核发酿酒生产许可证部门,尽快审核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经过改造提升后未复产的企业,达到生产条件的,给予发证、换证,确保合格一家,恢复生产一家。”河北省食品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专家说,同时建议葡萄酒监管部门,以加强监管为本,逐步放开并支持企业开展正规合法的委托加工业务(OEM)。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