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无证肉制品流入校园食堂 作坊“借壳”变为供应商

2013/12/26 20:19: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央视26日消息称,广州一些"黑作坊"生产的大量无证肉制品最后流入了当地多所学校食堂,而这些"黑作坊"大多通过"挂牌"、"借壳"等方式获取正规企业的生产经营牌照,而最终埋单的却是蒙在鼓里的广大无辜学生。专家表示,无证作坊食品之所以能轻易"冲关",暴露出涉事学校食堂管理漏洞亟待弥补。

黑作坊食品流入多家学校幼儿园食堂

26日早间,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报道称,经调查发现,广州海珠区两间肉制品小作坊生产的无证肉制品流入多所学校食堂。其中,一家自称康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的作坊内部管理非常混乱,而且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记者还发现,这两家作坊的客户竟然都是广州市第六中学、珠江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昌岗中学以及一些饮食单位。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该事件早在12月初经媒体曝光。12月4日,广州市食安办曾通报媒体称,经过执法人员的调查,除了泉塘路98号档口广州康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泉塘路93号档口也是无证照加工食品的地下小作坊,分别从广东省冷冻肉制品批发市场、清平市场及荔湾一家食品加工场购进原材料,生产鱼滑、肉滑、鱼饼、紫菜蟹柳卷、煎酿三宝等肉制品,产品主要销往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当天,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肉制品成品和原材料约200公斤,加工设备3台(套),全部予以查封。

目前,两家作坊已经被查处,生产工具已经被暂停,涉事学校已经停止采购问题加工厂食品,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无证作坊"借壳"成学校食堂供应商

让人疑惑的是,无证肉制品为何能如此轻易进入学校食堂。记者调查发现,其中还藏有不少猫腻。

央视报道称,广州市康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领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但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广州康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只要有这两个证照,就可以生产肉制品,没必要弄这么多证。"

位列供货名单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食堂负责人何先生称,该食堂属于学校后勤部门直接管理,其肉制品的确由康源公司供货。不过,记者在食堂公示的原材料供应名单中,并没有找到康源食品公司的字样。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原来康源食品公司以另一家名为强胜食品加工厂的名义供货。在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签订的一份供货协议上,记者看到,供货商为广州市荔湾区强胜食品加工厂,其法人代表为郑锡宗,但这份协议公章下方的"单位负责人"一栏却是刘庆珍的名字。对此,刘庆珍承认自己是无证生产,为了获得订单,借用荔湾区强胜食品加工厂的名义与学校签约,然后再自己送货。

学校食堂管理漏洞亟待弥补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借壳供应"在肉制品行业较为普遍。不少无牌、无证的小作坊的主要手段就是向获得供应商资格的企业"借证、借牌",从而将食品输入学校食堂。一些小作坊甚至连任何协议都没有与学校签订,只要在食堂有"熟人",就能将肉类制品送到个别学校的食堂。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此前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学校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要严格监督把关。而无证作坊食品之所以能轻易"冲关",暴露出涉事学校食堂管理漏洞亟待弥补。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华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对无证作坊的生产经营活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