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浙江:食品安全关键在源头控制 代表委员盼长效法律体系保障

2014/1/20 15:03:37 来源:浙江在线

瘦肉精、禽流感、转基因,伴随着近些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2013年,宁波牛奶"早产"、永康毒牛血事件依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2014年将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如何打响餐桌保卫战,代表、委员们的观点简单实用:管得到、看得见、做得精。

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盼有长效法律体系保障

"任何一样食品和水都有密切关系,饮用水都不能保证,那我们用于食品加工的水怎么来保障它的安全。"

省政协常委、省知联会副会长邵铭法认为政府部门监管不足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同时公众的认知度的也不够。他希望政府部门今后在检测食品时,不能仅停留于标准所限的指标,要公布其它检出的指标,特别是涉及到安全的关键性数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200多家快速食品检测站,邵铭法非常认可。他认为消费者往往是食品安全的弱势群体,等发现问题时缺乏检测、认定途径,检测站的建立对于保护大家的饮食安全很有意义。

"现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出了事以后大家才重视起来,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有规范的法律体系、诚信体系的保障。"

省人大代表、义乌市律协副会长冯秀琴则建议诚信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如果某些企业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今后就不能再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也是一种惩治措施。

她呼吁老百姓也加入到对食品行业的监督中来,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携手保卫餐桌。

食品安全关键在源头控制

让每坛倒笃菜都能找到产地

"做我们食品安全,最主要还是源头控制。"

省政协委员、省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总经理潘秋梅从事了13年食品加工,以卖建德倒笃菜闻名。她认为,食品的好坏与否在源头就已经决定了,水污染、土壤污染就能会影响品质。

潘秋梅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她将采购员作为质量考核的首要责任人。这使得采购员需要到源头查看食品包装前是否受到污染,到生产厂商查看质量管理体系,到田间山头查看瓜果品质。

"这样的程序执行完就能实现对安全70%的控制,剩下的30%就要靠检测。"而她向供货商说的最多的话:质量就是生命。

今年,潘秋梅计划将我省名特优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推广。不过,她的设想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等将农产品和种植地联系起来,可以让老百姓全程了解产品的种植、加工、出场过程。

她说要精细到给每坛倒笃菜标号,能对应种植的农田,便于查找源头。

熟食类食品菌落超标明显

代表建议出台专门管理办法

2013年9月,某知名企业散卖的鸭脖产品被曝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引发各界关注。

省人大代表、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震做了多年调查,他介绍熟食品在刚制作完成并送达门店的过程中,微生物标准是基本合格的,菌落超标主要是在销售环节存在一些漏洞导致。

"原因有销售硬件、产品销售形式(散卖)和服务员操作过程中带来的污染。"余震认为目前熟食品销售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细菌超标的状况发生。

余震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食品协会、卤味企业等,从中国传统熟食卤味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熟食卤味销售管理办法,统一各职能部门的执行标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出台这样的行业标准,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杜绝社会上再次出现类似于"问题鸭脖"事件的发生,余震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