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2014开年乳业兼并重组好戏连台

2014/2/15 15:33:54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自去年起,乳业兼并重组细则何时出台一直牵动着国内各大乳企的心。尽管细则尚未出台,2014年开年,乳业兼并重组好戏不断。昨日蒙牛乳业与法国达能在港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认购协议,蒙牛将向达能定向增发相当于其总股本6.6%的股份。此外,光明乳业昨日公告称引入战略投资者RRJ,整合奶牛场业务;飞鹤乳业则传出正计划收购陕西关山乳业有限公司。

事实上,2013年至今,乳企间兼并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不在少数。从蒙牛乳业收购雅士利、飞鹤乳业全面收购吉林艾倍特乳业、合生元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再到达能增持蒙牛、光明引入战略投资者RRJ。

乳业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政策的推动使得乳业整合的步伐加快了,今年行业整合的高潮有望伴随着细则的出台而到来。”另外,抢购国内外奶源,推动国际化以及加快兼并重组将是今年行业一大趋势,奶企合纵连横将持续整年。

蒙牛向达能定向增发达能升二股东

据蒙牛方面称,蒙牛将向达能定向增发相当于其总股本6.6%的股份,交易涉及资金总量约51.53亿港元(约6.65亿美元)。配售结束后,达能持有的蒙牛股本将由之前的4.0%增至经扩大后股本的9.9%,成为蒙牛第二大股东。

交易完成后,中粮集团、达能及ArlaFoods(爱氏晨曦)将分别拥有蒙牛16.3%、9.9%及5.3%的股份,三方已同意重组股权,其合计31.5%的股权将由合资公司中粮乳业投资(COFCODairyInvestments)持有,代表三方股东的共同利益。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对于蒙牛而言,达能增持将进一步推动其国际化的发展;而对达能而言,将为其奶粉业务重新发展赢得机会,还将加快其在中国低温产品市场的开发。据悉,去年与蒙牛合作后,达能低温酸奶销售情况明显好转。

引入外资光明乳业整合奶牛场业务

昨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授权管理层与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简称“荷斯坦牧业”)、RRJCapital(简称“RRJ”)商订原则性框架协议,公司拟以控股子公司荷斯坦牧业为平台,整合公司现有的全部奶牛场及其他牧场相关业务以及全部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奶牛场,引入战略投资者RRJ。

RRJ将以现金方式向荷斯坦牧业增资相当于15.25亿元人民币的美元。增资完成后,荷斯坦牧业将变更为中外合资公司,光明持有合资公司55%的股权,RRJ持有45%。

此外还有消息称,光明高管将赴以色列洽谈收购以色列最大的食品企业Tunva,或是对Tunva进行尽职调查,预计收购费用约合138亿元人民币。

飞鹤欲购关山乳业进军羊奶粉市场

对于外界关于飞鹤乳业将收购陕西关山乳业的传闻,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昨日称并不知情,无法回复。而关山乳业方面则表示双方有合作意向,目前正就有关事宜进行商谈,但对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则不便透露。

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3年8月,飞鹤乳业便主动与关山乳业取得联系。不过,据上述知情人士称,飞鹤乳业原计划对关山乳业进行整体收购,但关山乳业则希望保留20%到30%的股权。他还透露,双方将于今年5月前就此次合作进行最后的审核登记,现阶段的谈判是双方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飞鹤乳业可能是看好前景较好的羊奶市场。宋亮也曾公开表示,目前企业另辟蹊径从羊奶粉市场进军高端市场,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据了解,虽然飞鹤方面尚未对此次合作作出正面回复,但早在今年1月飞鹤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不排除进军羊奶粉市场的可能性。

政策推动乳业兼并

马年伊始,为何奶企就显得如此马不停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切都直接源于《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行业政策的影响。

工信部部署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思路显示,2013年只是摸底阶段,今年的1月到2015年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贯彻阶段;而2013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其对奶源地的严苛要求等使其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

其实,乳业细则出台后,乳业门槛将不断提高,此前国家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全面提高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国家鼓励奶粉行业兼并重组的信号也将得到充分释放。

“这些都在促使国内大型奶企加速对奶源地和中小企业的争夺,而计生政策也让大家对婴幼儿奶粉市场扩容更有期待,不少外资品牌仍在加速进入内地。”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根据《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报批稿)显示,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贯彻阶段,推动国内配方乳粉企业100%完成改造及认证,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