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专家怒斥食品安全“标题党” 专业领域不容哗众取宠

2014/3/4 8:51:57 来源:新民晚报

   上周六,新民晚报报道《食品事件为何迷雾重重》后,结合最近发生的许多食品方面的事件,相关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食品安全虽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却是专业性非常高的领域,来不得半点粗枝大叶,对少数媒体的"标题党"行为与个别"砖家"提出批评,并总结了几种表现突出的"毛病".

   毛病一

   偷换概念吸眼球

   近些年来,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都和食品添加剂有关。食品添加剂是否是洪水猛兽,让人闻之色变呢?

   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吉鹤立坦言,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凡是化学物质,作为添加剂使用于食品工业,肯定是经过安全性评估,证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人体是安全无毒的。而且,化学物质的使用是有级别的,大致分为工业级、医药级和食品级,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但是,许多报道不分级别,把工业级和食品级混为一谈,追求轰动效应。"

   前段时间,赛百味面包含鞋底成分报道甚嚣尘上,吉鹤立说,这种叫做"偶氮甲酰胺"的物质,在工业中的确可用来制作鞋底、瑜伽垫等塑料制品;但当它要用到食品中时,需要经过去除杂质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标准和成分完全不同。"中间作为联系过渡的化学物质级别被人为地省略了,变成你在啃面包就是吃鞋底。"吉鹤立又以"钛白粉"为例:"涂墙的涂料叫钛白粉,一般都是工业级的,但像蛋白质饮料普遍使用钛白粉,讲’你吃涂墙的颜料’,这不是笑话吗?"

   毛病二

   撇开数量谈质量

   如今,打开手机看微信,打开电脑看网络,"致癌""不能吃"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毒,吃下去会不会出问题,到底谁说了算?吉鹤立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量"对于食品安全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自杀的。卤水是什么,化学名称叫氯化镁。我们现在经常用卤水点豆腐,让豆腐质嫩味鲜。问题关键在哪里?在于杨白劳喝了多少卤水。"

   又比如大家非常喜欢吃的烤鸭,其实烤鸭在烤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苯并芘,"可是你看到过有人吃一只烤鸭就得上癌症呢?关键在于量".吉鹤立认为,有些报道还没搞清楚国家对相关物质的含量规定,就急着扣帽子,确实有失公允,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毛病三

   罔顾科学传"偏方"

   "不要小看梨的功效,饭后吃梨能防癌症。有研究人员曾经发表报告指出,饭后吃个梨,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可以大量排出。在人们热衷于吃煎烤食品、快餐类食品的今天,饭后吃一个梨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你收到过这样内容的微信吗?如此简单易行的防癌抗癌办法到底靠谱吗?专家给出的是否定意见。因为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吃梨排致癌物并不靠谱。

   "吃水果有好处,但可以帮助排出致癌物似乎有夸大的嫌疑。"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志英分析说,作出这样的结论,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试验和数据,推定饭后吃梨与致癌物排出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里面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哪些物质是所谓"致癌物质",多少人参加试验,这些人本身的情况如何,吃饭吃了什么东西,饭后多长时间吃了个多大的梨,结果排出了哪些种类的致癌物质,分别是多少数量。"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泛泛地下结论,并不科学。"

   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伍佩英也认为,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物质代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吃个梨就能"打扫"致癌物质确实有点夸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