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产乳业凭什么重建市场信心?业内:质量安全是首位

2014/6/6 10:13:32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财经北京6月6日消息(记者晏琴)据经济之声报道,《天下财经》近日报道了史上最严奶粉企业审核收官,近4成企业停止或暂停生产,行业步入洗牌期。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乳制品陷入市场低潮,进口乳品乘虚而入。国内企业为挽回形象,甚至把奶粉搬进了药店,但消费者似乎依然不买账。在这种“内忧外患”下,本土品牌如何收复市场?

  经济之声记者近日走访光明、圣元、辉山等多家国内奶粉企业,调查了从前端奶源到中间生产质量把控的整个过程。系列报道《国产乳业凭什么重建市场信心?》

  安全的奶源从哪儿来?

  尽管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6年,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依然信心不足。

  消费者1:不太敢去选择。三鹿事件对我们的冲击蛮大的。

  消费者2:我也支持咱们国产的品牌,但是它确实是不久就出问题就不敢买。

  奶源是奶粉质量控制的起点,备受关注。记者采访中发现,养殖户牵着奶牛到奶站送奶的方式正在消失。面对空空荡荡的牧场,黑龙江双城市一牧场场长张福生说,村子里奶牛的数量逐年下降。

  张福生:以前是30多户养牛,现在就剩六七户了,一家就六七头、十来头。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2013年数量下降得更多。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上海的散养奶农最先退出市场,国内生产婴幼儿配方粉的企业的原料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自建牧场,二是合作规模化牧场,三是进口原料。

  散养户之所以退出,一方面,饲养成本上升、奶价不稳定等因素,让散户养殖几乎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散户养殖饲料安全、疾病防疫不可控,使得企业不得不转向自建自控规模化牧场,养殖更加精细化。

  辉山乳业高级副总裁徐广义:这是苜蓿草,粗饲料里面含蛋白质最高的,也有玉米精料。混合饲料含水率50%左右,消化吸收最好,口感最好。

  在辉山乳业牧场,记者注意到奶牛脖子上都挂着一个蓝色牌子,徐广义说这相当于牛的“户口”,与电子识别系统相连,追踪健康状况,为挤奶环节提前把关。

  徐广义:奶牛在挤奶厅,有一个识别的门帘,就像商场的扫码器一样。如果有异常,通过发现,对它进行处置,就不能到挤奶厅挤奶。

  自建奶源基地成了奶企转型升级、提升品质的必由之路。“不只是辉山,包括蒙牛、伊利、光明等企业在近一年多都开始大规模自建奶源基地”。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说,一头牛从养殖到产奶周期就要两三年,散户的过快退出带来短期内奶源供应缺口。

  刘美菊:牧场比例提高了,企业自建牧场达30%以上,有的达到了100%。但是投资建牧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不可能当年见效,这需要一个过程。

  正是这个因素,奶荒出现了。2013年下半年奶源供应缺口高达430万吨,许多企业都转向进口奶源。圣元国际集团总经理李克算了一笔账:新西兰奶粉到岸价1吨约为3万3千元,而国内原料奶1吨4万5千元,两者相差1万多。

  从经济的角度看,进口乳粉比使用国内生鲜牛乳生产奶粉的确更加划算,但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海外奶源,未来可能受制于人。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国外奶源比国内价格低,中国需求量增长,进口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奶源建设,两个协调兼顾发展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