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上海一医院5天收治3名蘑菇中毒者 已有1人死亡

2014/7/8 11:29:39 来源:新闻晨报

进入夏季,毒蘑菇中毒事件又开始高发。记者获悉,从7月1日至5日,长海医院共接收蘑菇中毒者3人,其中一名男子因抢救无效死亡。食药监部门提醒,野生蘑菇的毒素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男子食用蘑菇中毒死亡

据媒体报道,7月1日,一对来自安徽的夫妻因食用蘑菇中毒被送往长海医院救治,目前中毒丈夫已经死亡,妻子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医生告诉家属,夫妻两人因食用肉褐鳞环柄菇中毒,这种蘑菇是十大毒蘑菇之一。据死者家属介绍,8个月前,这对夫妻开始在一家园林绿化公司上班。工地方介绍,他们可能是在工地管辖的园林区域内摘野生蘑菇食用,导致意外发生,当天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后送医抢救。

7月5日晚,又有一名女性因食用毒蘑菇被送往长海医院进行救治。她是在共青森林公园误食毒蘑菇后送医抢救,所幸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我国100多种蘑菇有毒

针对毒蘑菇中毒事件,国家食药监局多次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提醒公众预防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中。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因其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后的症状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的潜伏期为10至24小时,严重时毒素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恶化较快,可导致死亡。

由于蕈毒素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毒蘑菇使米饭、大蒜变黑

国家食药监局提醒,夏季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餐饮单位要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消费者不要采摘野蘑菇,尤其是不要采购、制作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主要从它的形态、气味和颜色上来区分。毒蘑菇一般在顶上有凸起的疙瘩肉瘤,柄上有环状物(脚苞),根上有环状托,有苦、辣、酸、麻及其他恶味,色彩鲜艳,采后易变色,多数柔软,浆汁多并浑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