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问题陷多重谜团 各方“秘而不宣”加剧焦虑(2)

2014/8/1 10:16: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观点: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应有知情权

  “在很多人谈‘转’色变的情况下,屡屡曝光的转基因秘密无疑使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更加不信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张翔说,“在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进入餐桌的情况下,这种愈演愈烈的焦虑情绪或许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那些“秘密”转基因实验和种植,其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在“黄金大米”试验中,研究者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其实验过程违反了国际医学伦理准则和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剥夺了公众知情权,漠视了人的尊严,违反法律法规,“黄金大米”试验对参与试验的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新近曝光的湖北转基因水稻种子事件中,转基因种子一经流出便覆水难收,长此以往甚至会“污染”整片区域的作物种植,并且给农作物对外出口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转基因技术争端长期存在,各方观点也严重对立。而“秘密”“阴谋论”等与转基因技术的牵扯不清,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农业政策专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同顺认为,应该在全社会展开转基因知识的普及和讨论,使群众对转基因农产品有所认识和辨别,“要公开化,多讨论,科学家不能替老百姓做决定。”

  同时,规范标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张翔认为,规范并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至关重要,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和销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研究上,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管理并不是太严密,违反国家法律私自流出转基因种子的案例时有出现,因此对转基因研究不能太分散,要相对集中起来,同时研究过程和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要公开,并接受社会和业界检验。

  (记者 翟永冠、张舵、夏冠男、王自宸、鲁畅、毛伟豪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