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药监管体制改革:人员构成 专业技能瓶颈有待破解

2014/10/6 10:25:53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启动至今,已有一年半。记者调查发现,相比中央层面成立食药总局后,食品安全监管“九龙治水”局面的终结,在基层,食药监管改革直到今天还是进行时,人员构成、专业技能的瓶颈有待破解。

按照时间表,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原则上分别于2013年上半年、9月底和年底前完成。而事实上,据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透露,直到2014年6月,也就是最后期限的半年之后,地方食药监管职能的划转依然没有完成。

马正其:到6月为止,全国如果大数来算的话,大致还有70%的县市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还在工商部门。

工商、质监、食药,三部门经历长期的“共管食品安全”实践,渊源由来已久,“分家”进程缓慢而艰难。此外,相比省级食药改革整齐划一地向国家局看齐,县市级的改革方案可谓千差万别。以浙江省为例,11个地级市无一例外地选择将三局职能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改革引发争议,也带来效仿,重庆市两江新区就是效仿者之一。

记者:工商、质监、食药监,现在编制是怎么分配的?

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戴健:我们总共是160人(编制),比例是这样的:工商84人,占52.5%;质监54,占33.75%;食药监22人,占13.75%。

戴健强调,食药监管人员在整个监管队伍中占比仅13.75%有着客观原因。

戴健:因为原来的食药监就一个局,工商是两个局,质监是两个局。工商为什么人多?因为它下面有工商所。现在我们下面9个所,7个所都是原来工商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像原来食药监、质监的,原来到区县就完了,下面没有质监所什么的。

重庆两江面临的问题不是个案。在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局33人包括工商系统30人,质监系统2人,原食药系统仅1人,占比为3%。仅餐饮一块,开发区有42家食堂,1000多家大小餐馆,靠食药系统的1人之力,连例行抽查都不可能完成。以现有人员配置,“工商人员查食药”已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