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台湾进口非食用油量日增 海关爆“不能说的秘密”

2014/10/16 9:26:32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0月1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黑心油风暴持续扩大,基隆关海关人员爆料,不少经营食用油品厂商,从海关大量进口“非食用植物油”、“工业用油”等油品,其中大有文章,惟因海关是“税则”单位,无行政调查权,若是检调掌握海关资料,必能查获劣油“未爆弹”厂商。

基隆关数据指出,台湾近3年的猪油进口数量呈现反常“越来越少”,非食用油的进口量却与日俱增,食品厂如何变出那么多猪油?基隆关人员表示,去年台湾进口猪油及禽脂总量达3844公吨,但台湾的“食用猪油”需求绝对不只于此,因食用油税率高达20%,不少大厂刻意“错误申报”油类品项税号,规避税率。

基隆关人员表示,这几年发现某些食品大厂经常“误植税号”,原本应申报进口食用油品须缴交20%税率,最后却转为申报非食用油品缴交6%税率。

爆料人员说“大厂主要是逃漏税,但小厂则是进口低价非食用油脂,再炼制成食用油赚黑心钱!”不少油品小厂明明是做食用油生意,但进口的货品清一色都是“非食用植物油”甚至是“工业用油”,海关查觉有异,关员大多不愿挡人财路多管闲事、同时在无调查权的情形下,数年来已成“不能说的秘密”。

基隆关人员进一步指出,若厂商报关标明进口商品为“食用油脂”,“食药署”便会派员抽验,但若是非食用油脂,就能避免抽验程序,所以小厂大方买入非食用油脂回厂提炼,制程后端根本没人把关,导致黑心油风暴延烧。

虽然厂商常以“商业秘密”为由,在进口、报关时都有签订保密协议,不过在黑心油爆发初期,关方内部就曾谈论“是否要整理相关可疑业者”资料,以便检调查阅,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检调前往调阅相关资料。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