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钦州:食品类成为CPI上涨主要推手

2015/1/16 15:48:10 来源:钦州日报

去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2.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CPI上涨的主要推手是谁?

据国家统计局钦州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年同期上涨0.7个百分点,对全市CPI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达61.2%,依然为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冬季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日前,记者来到钦北区大垌镇卜祝蔬菜种植基地,看到一亩亩青翠嫩绿的新鲜蔬菜长势喜人,菜农黄全瑜正在收割蔬菜,一批新鲜蔬菜又将上市。

去年的两次台风让他损失惨重。为了给市面上提供充足的蔬菜,在市农业局技术人员指导下,黄全瑜大量种植短、平、快,周期短的蔬菜,从种苗到收割,平均一个月可供应市场。“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是种植芥菜、白菜等,争取缩短种菜的周期。”黄全瑜说道。

据统计,2014年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规模186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规模28万亩,年产量达36万吨。而规模化蔬菜基地则达到16个,面积4000多亩,年产量约32000吨,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

受去年12月气候、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12月份食品价格总体下降,较11月份下降0.2%,目前市场上蔬菜供应充足,需求平淡,价格下降属于恢复性下调。

总的来看,近几年果蔬价格呈现上涨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但由于这两年蔬菜面积比较稳定,且经济下行压力下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减少,蔬菜需求相比前几年会略有下降。

水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2014年我市全年水产品价格累计上涨5.5%,水产品价格总体涨势强劲,其中淡水鱼、虾蟹类价格累计分别上涨7.6%、12.4%。

记者梳理水产品涨幅指数时发现:全市全年11个月单月同比上涨,仅有10月同比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水产品备受居民消费者青睐。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也为优质鲜活水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但目前的海水产品经过多年的捕捞,近海渔业可捕捞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水产养殖不完备,风险较大。

记者在我市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大鲫鱼9.9元/500克、新鲜草鱼6.98元/500克、冰鲜鱿鱼27.9元/500克……市民较青睐的水产品较之前都有所上涨。去年七月的“威马逊”和九月的“海鸥”超强台风对我市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害,水产品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实行的伏季休渔,也加剧了不少水产品个别月份的价格上涨。

粮食价格全面上涨

2014年我市粮食类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大米、面粉、粮食制品价格分别上涨1.9%、4.7%和4%。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以及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有传导作用;二是大米和小麦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化肥、农药、柴油、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偏低。三是国家为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额度也在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