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蒙城县五项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联增”

2015/3/1 16:10:54 来源:蒙城县

2014年,蒙城县153万亩小麦,单产508公斤,总产77.7万吨;玉米种植160万亩,单产503公斤,总产80.48万吨,合计粮食总产31.6亿斤,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小麦、玉米单产和粮食综合单产均位居全省第一,总产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粮食生产实现取得了“十一连增”的好成绩,连续第九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蒙城县建立粮食生产推进机制、目标考核制度和建立督查制度。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粮食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政府把粮食生产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并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十大重点工程,强化调度,严格考核;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粮食生产工作督查组,对粮食生产各阶段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县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粮食生产关键技术落实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上,进一步夯实了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落实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支撑。集成推广粮食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做到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配套,筑牢筑固粮食高产基础。

四是狠抓示范引导,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始终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粮食生产主要抓手,严格按照“五有”和 “五统一” 标准,狠抓粮食高产创建“万千百” 示范片工程,2014年,分别抓小麦、玉米万亩片50个,千亩方18个,百亩点20个。通过高产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推动全县粮食生产。

五是加强体系建设,优化技术服务。蒙城县高度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做到县有农技中心,乡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村有植保员,组有科技示范户。同时抽派县、乡两级222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开展包村联户,实行技术全程包保责任制,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发展农机、植保、配方施肥等专业服务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专业化服务队312个,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优化技术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