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两块一斤的散酒换个包装卖45元 家族式造假酒团伙被抓

2015/3/6 10:45:54 来源:新华报业网

   从开始的5元一瓶白酒,进行“瓶灌瓶”灌装,到批量购买2元1斤的散装白酒进行灌装,陈某等人弄了个以次充好的假酒作坊,并且将生产、销售等全部抓在自己人手里,形成了一个家族式的造假酒团伙。最终,“假酒枭”陈某进了“班房”彻夜未眠,连称自己“贪婪”“任性”。

   小线索挖出造假酒的家族团伙

   去年7月份,民警入户走访时,有一市民无意间流露出喝了附近付某店里的假酒。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是打假行动的重要线索。溧水公安分局随即组织经侦大队、东屏派出所、永阳派出所成立专案组,通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专案组挖出付某的“上线”系在禄口商品城经营酒业的聂甲、聂乙,聂甲、聂乙的“上线”系建邺区的陈某及妻子钟某。

   为扩大经营,陈某拉拢绰号“小喜子”入伙,陈某在江宁淳化镇租赁了一厂房作为制造假酒车间,在江宁湖熟镇租赁了场地作为存放假酒仓库。经进一步侦查,专案组发现:“小喜子”名为黄某,出资入股,负责在酒瓶盖上打印生产日期,开面包车送假酒、收酒款;车间负责人为蓝某(是钟某的大姐夫);周某开货车运散装酒、送假酒。

   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侦查,专案民警逐渐摸清了“小喜子”、周某的活动规律,二人多次驾车到江宁淳化镇某厂房内,每次面包车、货车都是晚上进入厂房,趁着夜色驶离。该厂房内有多家企业,综合各方面情况,专案组认定该厂房内隐藏着陈某的制造假酒窝点,但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专案民警从制售假酒原材料入手,循线赶赴山东聊城、菏泽,展开异地侦查,挖出聊城的韩某为陈某供应铁罐,菏泽的仝某为陈某供应瓶子、盖子。至此,专案组挖出一个制造、销售假酒的犯罪团伙。

   2块钱一斤的散酒摇身一变卖45元

   今年1月20日清晨,130余名民警辅警赶到各自蹲守点,将陈某、钟某等人抓获归案,查获多种假酒3000余箱、假酒原材料数万个、假酒款7万元、运送假酒货车1辆,涉案价值200余万元。

   经审查,陈某等嫌疑人对制售假酒的行为供认不讳。

   2012年开始,陈某、钟某、蓝某等人在江宁等地设立窝点制造假酒,该团伙使用劣质白酒、散装白酒,灌装制成中档白酒,通过聂甲、聂乙等批发商销售。

   2012年,陈某购买5元一瓶的白酒,进行“瓶灌瓶”灌装,以次充好制造假酒。随着制假成本的不断增加,陈某转变思路,拉拢绰号“小喜子”的黄某入伙,改用散装酒进行灌装制假,扩大制假经营规模。陈某从酒厂直接批量购买2元1斤的散装白酒,每次进货170桶(50斤一桶),再从山东仝某、韩某处订制铁罐盒、酒瓶、瓶盖等材料,集中运至江宁淳化镇的制假窝点,制造中低档的皖酒等白酒。

   在蓝某等人源源不断制出假酒的同时,陈某则通过聂甲、聂乙等老关系四处拓展销路。就这样,成本只有几块钱的散装酒摇身一变,成为了均价45元一瓶的白酒出现在市面上。

   羁押看守所第二天,民警提审陈某,他感叹道:“昨晚,我彻夜未眠,想了一晚,都是‘贪婪’惹的祸,如果早点收手,我就不会被抓了,现在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真傻啊!”

   目前,陈某等11名涉案嫌疑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溧水警方逮捕。

   通讯员溧公宣记者钱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