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养生资讯 > 正文

春季要给身体“抽抽湿” 这些食物是强力“除湿器”(6)

2015/3/24 9:23:11 来源:39养生堂

  去湿气的食疗法

  1.薏米红豆粥消水肿

  先将薏米和赤小豆先泡个几个小时,然后放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2.茯苓粥健脾祛湿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

  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参芪粥祛湿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

  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4.冬瓜粥利尿祛湿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

  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功效

  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5.猪横脷煲鸡骨草

  材料

  猪横脷1条,鸡骨草30克左右,蜜枣2个(照片中的鸡骨草不是全部放的哈)。

  做法

  1、猪横脷切掉中间的白脂,清洗干净,切成小件;

  2、鸡骨草斩开成小段,捞洗几次,洗干净沙尘;把猪横脷、鸡骨草、蜜枣全部放进汤煲里,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煲1.5个小时。

  3、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

  鸡骨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清热利湿、舒肝止痛的功效。

  猪横脷——即猪胰,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燥、养肺、泽颜。

  猪横脷与鸡骨草合而为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的功效。

  6.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

  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

  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7.赤小豆煲鸡

  材料:赤小豆、母鸡、盐。

  做法:取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脏的母鸡1只,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及调味品,食肉喝汤。

  功效

  本方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对春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有重坠不适感等症状有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