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泉州常规药品贵吗追踪:一些不良药店导购专“导”贵药

2015/4/14 9:58:48 来源:东南早报

泉州常规药品贵吗 ●追踪

早报报道引发读者热议,业内人士提醒,别轻信宣传,别迷信价格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要提高对药品的认识,不迷信贵药和新药。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早报记者 李心雨 实习生 苏景宏/文 庄丽祥/图)泉州常规药品贵吗?昨日早报相关报道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很多市民拨打本社96339反映,去药店买药,一些“热情”的导购员常常让人“受宠若惊”。不少市民表示,有些药店导购常常推荐一些较昂贵的药品或新药,疗效与传统药品基本一样。业内人士提醒,因涉及利润,一些不良导购员往往推荐贵的药,甚至是保健品,市民要提高对药品的认识,不盲目追求新药或进口药,别迷信价格,轻信药店工作人员的宣传。

市民反映

买盒消炎药推荐了30多款

3天前,家住丰泽小区的赵先生做饭时割破了手指,便到一家药店准备买一盒消炎药。药店导购员大致了解他的症状后,向他推荐了头孢拉定、布洛芬等30多款消炎药,而且一样比一样昂贵,让他无所适从。

随后,赵先生向行医的亲戚咨询,打算买红霉素,亲戚说疗效是一样的。红霉素只要两元多,在赵先生的坚持下,导购这才不太高兴地拿了一包给他。赵先生认为,不管看病,还是买药,去自己所熟悉的诊所或药店才可靠,一来不必担心被宰,二来免得药开太多用不完浪费,三来也可以避免店员的盲目推荐。

市民王小姐也有类似经历。前日,她到泉秀街一家药店买维生素C,导购人员立刻取出一盒递给她,标价为118元。王小姐看到货架上有一款维生素C仅6元/盒,但导购员却说:“便宜的效果差、伤胃,贵的效果肯定要好些。”

“推荐的不是贵的就是新药,像是‘潜规则’。”许多药店的导购员一味向“钱”看,王小姐对此很反感。

业内人士

为啥专“导”贵药?厂家药店有“猫腻”

记者走访了泉秀街附近的6家药店,这些普遍是开放式药店,像超市一样可以供市民随意挑选药品,但不少导购员推荐药品时,都从较贵的开始。

晋江一位从事医药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这是公开的秘密,一些医药代理商、厂商“买通”了店员,如果店员推荐了他们的药,就会给相应的报酬。一些常规药、大品牌药的利润不大,价格较透明,但一些新药利润空间就很大,药店就会尽量推荐新药,甚至将销售额与店员的工资、奖金挂钩。有些药品厂家会专门“关照”导购员,让他们帮忙推荐自己的药品。

“药品疗效的好坏和价格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便宜的药只要对症,同样有很好的疗效。”业内人士提醒,购买药品应当谨遵医嘱,在药店遇到导购员热情推荐时不要盲目听从,在购买非处方药时,最好选择以前服用过、疗效明显的药品。

■小提醒

提高药品认识 不要轻信宣传

市民购买药品时,要提高对药品的认识,不盲目追求新药或进口药,别迷信价格,也不要轻信药店工作人员的宣传。以国产的养心丸与日本产的保心丸为例,其疗效基本一致,但保心丸的价格是养心丸的两倍。

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去医院检查,根据专业医生的处方服药。不盲目相信药店店员的推销,避免盲目吃药。

同时,要认准药品和保健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的区别,不要在想买“国药准字号”的药品时,却买了“健”字号、“消”字号、“妆”字 号的产品。

许多新出的药品像新康泰克或白加黑等速效感冒药,消费者都应该谨慎选择,因为其成分可能对某些特殊体质的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关于保健品的选择购买,许多保健品主打的都是广告品牌优势,实际保健效果并没有广告中提到的那么有效,有的保健品甚至是糖水兑的。    (来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