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吉林省加强六个基础能力建设支撑粮食稳产增产

2015/4/23 16:58:47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2014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抗灾夺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2015年,吉林省将从抓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耕地保护工程、农业机械化提升、粮安工程项目、林业生态工程、气象现代化项目等六个农业基础能力建设入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支撑,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抓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2015年,吉林省重点推进15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西部河湖连通工程,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松原灌区工程,松花江、嫩江干流治理和月亮泡蓄滞洪区“两江一区”三项工程,城市水源工程,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防汛指挥系统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区改造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界河治理二期工程和珲春太平沟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耕地保护工程。主要是保数量、提质量。保数量就是按照国家部署,在全省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坚决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两道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提质量就是扩大黑土地保护治理试点,在去年的基础上,全省试点范围从9个县扩大到15个县。

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今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力争超过30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补贴资金重点向现代农业示范区、产粮大县、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强化玉米机收、水稻机插薄弱环节。

加快粮安工程项目建设。一是确保完成新增房式仓、罩棚仓、简易罩棚100亿斤和85亿斤“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任务。二是加快建设重点粮食物流节点。建设11个“北粮南运”物流节点中转设施、铁路专用线和接收发放系统。新增粮食外运能力20亿斤。三是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今年全省重点支持“地趴粮”问题突出的县市建设农户储粮仓,全省农户粮食立体储存率达到85%以上,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今年全省启动西部5块湿地长效补水、2个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在向海、莫莫格、波罗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湿3.5万亩;启动向海保护区核心区生态移民工程。支持3个国家级防沙治沙示范县,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8万亩。启动实施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十年计划。今年,全省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5万亩。

建好气象现代化项目。今年全省启动四平市、长白山保护区、双辽市、长白县警戒雷达建设,建设三维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完成风云3号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全省新建人工影响天气地面标准化作业站226个、改建95个,实现雹区防雹全覆盖。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气象预警信息村屯覆盖率达85%以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