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政策氛围浓厚 新麦市场表现温和

2015/6/19 15:33:04 来源:养殖巴巴网

目前,全国主产区新小麦收割工作基本结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实收情况看,小麦产量有望实现12连增,专家分析,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稳中略增,千粒重略有下降,总体算账,单产增加。新季小麦丰产,陈麦库存宽裕,整体来看,本年度小麦供需面呈现宽松态势。

自5月26日,江苏、湖北、安徽小麦主产区因新麦收购价格持续低于小麦托市收购价,相继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市场主体的收购积极性有所提振。从政策启动时间来看,鄂皖苏普遍启动较早,使得新麦收购价格在尚未形成主流收购市场价时,托市收购价即成为市场风向标,大幅缩短了新麦上市前期低位运行的时间,也减少了市场贸易的机会,新小麦收购市场政策氛围较为浓厚。

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托市收购启动区域粮库收购价格基本集中在2360--2440元/吨,质量控制较为严格。除国储粮库收购以外,产区贸易商、面粉厂入市采购新麦较为谨慎,市场主体收购资金受限及局部新麦品质不佳是目前制约新麦购销市场活跃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小麦生长时期受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小麦的品质差异较大,市场价格分化亦较明显。目前南部麦区不完善粒超标小麦价格2200元/吨左右,质量达标小麦价格在2360元/吨左右,北部麦区价格在2400-2460元/吨。

根据往年情况来看,收购节奏的快慢及收购量的多少与市场价格的涨幅密切相关。从目前小麦库存、新麦质量及仓容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国家托市收购量或将略低于去年水平。从政策收购节奏上来看,尽管提早在4个省份启动了托市预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收购情况差强人意。预案规定,不完善粒应控制住8%以内,但从粮食经纪人或农民交售的情况来看,不完善粒普遍存在超标情况,质量达不到国家收购标准,影响收购进度。而其他收购主体因新麦品质、资金能力受限以及风险控制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入市收购较为谨慎。

不完善粒小麦的政策能否出台及如何执行成为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据悉,各地正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申请放宽对不完善粒小麦的收购标准。根据往年经验,如申请被批准,将在豫鄂苏皖等省执行如下政策,一是对所收不完善粒小麦实行单收、单储,后期定向投放;二是不完善粒的标准由8%放宽至20%,即20%以内的小麦都可通过国家收储方式进行收购,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三是对于不完善粒在8%(或10%)至20%的小麦,收购价格按照1.1元/斤执行收购,水、杂按照标准折扣。

笔者预计,即使出台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收储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品质及区域性差价仍会持续,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小麦后市更具上涨潜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