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倒奶杀牛”倒逼中国乳业改革

2015/7/8 16:12:20 来源:昆商糖网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受消费者恐慌心理影响,全国生鲜乳价格一路下滑。此后,我国奶业市场屡屡陷入“倒奶杀牛”和“奶荒牛贵”的养殖怪圈。2014年初,国内鲜奶价格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但2014年底以来,北京、山东、陕西、西川、广东等多地出现“卖奶难”,倾倒鲜奶现象,不少奶农因为鲜奶滞销不得已“倒奶杀牛”。

进口奶粉价格的大幅下跌无疑是“倒奶杀牛”现象背后的最主要推手。随着近几年国内奶粉进口量的迅速增长,国际奶粉价格的大起大落也令国内原奶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近两年中国乳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乳企纷纷在海外并购获得优质奶源。在乳业转型过程中,大批国内养殖户遭遇残酷洗牌。很多消费者和专家质疑,中国乳业企业“走出去”是否意味着要舍弃国内奶源?

一方面,国内奶农生产的生鲜奶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洋奶却在源源不断地大量涌入国内市场。4月,欧盟取消实施了31年的牛奶生产配额制度,6月中澳自贸协定签署,意味着更多欧盟乳制品、澳大利亚乳制品进入中国消费市场。在此背景下,国内上游奶农的生计或将面临更多挑战,再加上国产奶遭遇的信任危机,开始倒逼中国奶业加快转型升级。

如何能走出中国乳业发展的“怪圈”?中国乳业如何更有效的吸收外来的资本力量?国际奶源和国内奶源怎样才能达到平衡?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动机制要怎么形成?为此,艾格农业举办的“中国乳业论坛”搭建交流平台,邀请众多参会,举行高端对话,以图达到振兴中国乳业,提振消费信心,建设和谐奶业的目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