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保健品营销:“馅饼”还是“陷阱”?

2015/8/20 11:53:19 来源:温州日报

中老年市民,小心掉进“讲座圈套”

温州日报 通讯员 汤秀娟

听听讲座,就能领回家几个鸡蛋;留下身份证信息和联系方式,就能去外地免费旅游;“全勤”听“健康讲座”,还能领取终极“大礼包”……在我们身边,是否经常听说有老人被“讲座”洗脑后,花大钱买回一大盒子营养药当宝贝?当下各种保健、养生讲座以免费名义吸引老年人,在演讲鼓动下,老人们往往买下被夸大功能且价格不菲的产品,掉进“讲座圈套”。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的中老年市民,捂紧自己的钱包,小心讲座背后的“陷阱”。

陷阱一:

健康讲座是幌子

不法商家会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名义,以宣传健康养生知识为由吸引大量的老年人,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规避执法部门的监管。而实际上,通过讲座上的各种手段进行“洗脑”,从而达到大肆销售产品的目的。

陷阱二:

免费赠送的诱惑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通过免费赠送等活动一步一步地将顾客引进他们设好的迷局,套取信息,达到销售目的。实际上,顾客不仅要为他们的贪小便宜心理买单,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走进商家布好的陷阱,高额、大量地购买产品或买到假冒产品,损失更加惨重。

陷阱三:

“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用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接受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陷阱四:

“无效退款”的假承诺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会议营销保健食品的销售人员往往会信誓旦旦地承诺“无效退款”。

而实际上,为了获取暴利并躲避执法部门的打击,他们经常打着“健康讲座”“养生讲座”的名义,在全国各地推销保健品,采取“打一枪,换一地”的经营模式。这些“游击队”被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往往找不到人,不但消费者们“无效退款”难以兑现, 连执法部门也难以寻觅他们的踪影。

陷阱五:

“神奇疗效”只为天价出售

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有治疗功效。会议营销保健食品的销售员为获取高额利润,将保健食品的功能夸得神乎其神,再经过“健康讲座”各种专家包治百病、药到病除、无副作用等华丽的包装,将本来价格并不高的保健食品摇身变成近千元甚至上万元价格的天价保健食品。

陷阱六:

虚构的权威证明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实际上这些数据可能就是一厢情愿的虚构,根本找不到出处。

陷阱七:

老顾客的美丽谎言

为调动购买气氛,会议营销现场总是会出现“老顾客”的身影,他们充满感恩,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宣传着产品的各种神效,而实际上,这些人物都是商家请来的“托儿”,事先准备好台词,当然商家已经为他们备好“厚礼”!在销售环节,还会看到一些冲锋陷阵带头购买的“老顾客”,他们哄抢着购买大量的产品,引起其他顾客跟风购买,事后,这些产品又由商家收回,同样,这些“托儿”也能得到商家的“厚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