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走到十字路口

2015/8/26 9:06:50 来源:中国科学报

   自从去年棉花和大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后,就有预言称玉米将成为下一个实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品种。7月10日,农业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中指出,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本报记者 胡璇子

   每年7、8月份,本是新玉米还未上市,旧玉米价格微涨的时段,然而,今年同期全国各地玉米价格不涨反降。进入8月,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甚至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有些贸易商不惜抛售玉米。

   除却高库存、低需求,以及进口玉米和替代品带来的冲击等因素之外,玉米价格下跌投射的是市场对众说纷纭的玉米价格政策传闻的预期。

   事实上,自从去年棉花和大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后,就有预言称玉米将成为下一个实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品种。7月10日,农业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中指出,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一时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是否会退出,相关政策将如何进行调整,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各种传闻热炒的背后,实行了6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十字路口。

   临储难以为继?

   “对临时收储,我个人主张应该尽快退出。”7月30日,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在论坛上如是表态。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要回溯至2008年。此前,受连续多年供强需弱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下行压力不断积累,为稳定市场、解决农民卖玉米难、价格下降等问题,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决定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执行。

   2008年玉米收购价格为:黑龙江0.74元/斤,吉林0.75元/斤,辽宁和内蒙古0.76元/斤。2014年,相应的数字变为黑龙江1.11元/斤,吉林1.12元/斤,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其间,收储价格只涨不降,相比于2008年,2014年的收储价格约高出700元/吨。

   国内玉米收储价格高走,在稳定市场、保证农民收入的同时,近年来,其边际效应逐年递减,负效应日益凸显。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室主任习银生总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带来四大问题,其一是库存压力大,财政负担重;其二是市场扭曲严重,在整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其三是下游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其四是国内外价格倒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临时收储政策是否需要退出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7月30日,农业部网站公布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其中指出,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的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

   在2014年棉花和大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的背景之下,这一答复的公布被视为一大信号。“玉米收储临退出契机”“玉米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几率较高”“取消临时收储呼声变高”等猜测和预判不绝于市场。

   玉米价格政策破立两难

   “我个人认为,今年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价格大幅下调也不大可能。”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记者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专家与业内人士都判断,今年将继续施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收购价格将与去年持平或小幅下调。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2012年,玉米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 亿吨,玉米产量为2.1567亿吨。

   “我国粮食实现产量十一连增,其中玉米的贡献非常大,”冯利臣说,“玉米产量大,种植面积广,产业链长,施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他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尤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于具有比较效益高、省工省劳等特点,同时加上粮食补贴、保护价收购等因素,玉米不仅在江淮地区、东北平原核心区等适宜区快速发展,同时也在非适宜区、次适宜区大量种植。

   “玉米确实有其特殊性,玉米是第一大主粮作物,在东北地区种植玉米的收入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慧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若进行调整,波动也不会太大。”

   “今年东北的玉米产量已经减少,如果收购价格大幅降低,那么对于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冯利臣补充道,如果农民收益减少,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无人种地”的后果。

   那么,玉米是否适宜步棉花、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的道路呢?

   此前,国家粮食局国家粮油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李希贵曾表示,目标价格制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要退出临时收储政策,首先要通过调整生产,解决库存不断增长的库存问题,从而保证农民收入不会因为退出临储大幅下降。

   “从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来看,目前执行的成本比较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仇焕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作为目标价格制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程国强也坦承,目标价格制度在实际执行操作中确实比较难。

   “玉米的种植范围更广,面积更大,储库也更分散,政策实施之后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保证。”尤飞表示。

   政策调整何去何从

   调整生产,解决库存不断增长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用价格手段来调整玉米的产量,但是具体怎么调整,应该还在讨论之中。”尤飞表示。

   “我认为国家从政策上继续实行临时收储,但是在价格上向农民释放要进行调整的信息,进行微调。”冯利臣表示,“让农民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实现平稳的过渡。”

   在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程国强表示,如果能够在明年退出所有的临时收储政策,就可以考虑实施目标价格补贴“升级版”。

   据媒体报道称,“升级版”不再以价格为补贴的触发水平,只是针对面积进行补贴,单位面积补贴以补偿一定比例的种植平均物化成本为测算基准。补贴只针对法定承包地,补给实际种植者,并可以和现有的直接补贴相衔接。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并且规避‘黄箱补贴’政策的限制。”仇焕广表示,“当然,也有农民会不会继续种粮的问题。”

   在他看来,如果按面积来补,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产能的政策。“从长期来看,未来应该会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仇焕广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