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开学季”和“节假日” 猪价行情能否再度攀升?

2015/9/7 9:40:52 来源:猪价格网

进入九月,接连而来的还有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近来,行业内有很多人都在说:节假日快到了,学生也要开学,消费一定能拉动猪价大涨,面对大家的期望,猪市行情真会如此吗?先来看下今天的猪价:全国生猪均价17.84元/公斤,价格较昨日涨 0.07元/公斤,今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8.18元/公斤。近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6省份猪价上涨,10省份猪价下跌。

今天我们不说猪价,只说与猪价有关的几个因素。我们都知道,价格决定于供需,价格的稳定来自于供需平衡。最近,小编搜集了近期影响猪市供需的几个因素的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学季”和“节假日”是不是真能如大家期望的那样,有那么大的力量拉动猪价高涨。

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存栏和屠宰的可供量

母猪存栏仍下降,淘汰在继续

从农业部2015年7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来看,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持续减少 0.6%,同比减少14.5%,估算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为3876万头。能繁母猪已连续23个月环比减少。我们能够推断到的是:从4、5月份猪价开始上涨时,补栏的情况已经略有增加,但数量并不大,因此,到8月份为止,出栏数量并没有明显改变,还不能对供给基本面造成本质的影响。

屠宰量未见起色

从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7月的屠宰量比上月减少6.16%,市场出栏生猪的数量截止7月还没有增加的迹象。

以上两点说明:市场供给量并没有如我们预期中那样,历经5个月价格上涨之后,能大幅拉动市场供给量的增加,养猪人的压栏情况虽有减弱,但对市场的观望情绪较重。这也意味着,出栏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将非常有限,对生猪供给数量提升的拉动作用也非常微弱。

二:储备肉供给量

国家储备肉是国家对肉类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支持生猪生产,保护消费者利益,稳定市场、平抑物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融时报唐娅萍报道,在“僵尸肉”传闻发生后,截止6月末,农发行北京市天坛支行累计向北京4家大型食品冷冻企业发放国家储备肉全额补贴贷款 18728.7万元,目前存量贷款余额3165.9万元,累计支持企业购入冻猪肉和冻黄牛肉万余吨,有力地保证了北京市肉类市场供应及物价稳定。

因此,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国家银行对储备肉并非完全没有计划,现在一直没有看到大的动作,是因为无论是消费面还是生猪产业面,目前的价格水平虚高部分已经回落,猪价的动态平衡已经逐渐开启。但正是因为目前储备肉不会对市场出手,对生猪市场供给方面才不会形成大的影响。至于节假日和开学季例行公事地投放部分储备肉,只能说,会抑制部分消费市场需求,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供给。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