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国内稻米加工企业产销情况分析

2015/9/7 11:12:30 来源:粮油市场导报

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改观并不明显,大米加工企业的开工情况制约其稻谷加工,终端市场行情整体平稳加之稻谷市场价格受制于政策底价支撑,使得大米加工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大米加工企业采购稻谷心态较为纠结。从近期国家临储稻谷成交情况来看,其成交数量有所萎缩,9月1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计划销售中晚籼稻142.5914万吨,实际成交3.918万吨,平均成交率2.75%,成交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地区;9月2日计划销售粳稻154.02万吨,实际成交8.84万吨,平均成交率5.74%,较上期下降0.82%。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至今,三种稻谷成交总量为913万吨,其中早稻成交量为81万吨,中晚稻成交量为413万吨,粳稻成交量为403万吨。截至9月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1601合约期价报收于2520元/吨,成交量及持仓量均较为低迷,市场参与度不高。

近期国内大米市场行情整体稳中小幅波动,局部区域价格有所涨跌。由于大米经销商经营利润空间狭窄,大米备货积极性不高,需求对大米市场行情的提振作用乏力,但因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定程度上支撑米价。养殖业低迷,麸皮价格大幅走低,作为其替代产品的米糠粕价格高于麸皮价格,两者发生倒挂,市场份额不断被麸皮抢占,对米糠粕用量不断减少,终端需求疲软,不断压制米糠粕市场,使得副产品对米企的利润补贴大幅下降。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7月国内大米产量为1092.2311万吨,同比增长4.05%,上年同期增速为12.01%,1-7月止累计大米产量7191.5872万吨,同比增长1.93%,上年同期增速为9.4%。大米产量增速大幅下滑凸显出采购需求动力明显不足,稻谷消化速度较为缓慢,进而对稻谷市场行情形成拖累。由于稻谷与大米市场行情整体平稳运行,国内稻米市场价差变动较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国内标一晚粳米与二等粳稻均价价差1370-1380元/吨,标一早籼米与三等早籼稻均价价差为1140-1150元/吨,标一晚籼米与三等晚籼稻均价价差为1430-1440元/吨。

当前国内稻谷市场供给充裕将从整体上制约其行情走势,但随着市场逐步消耗,国内优质粳稻粮源采购难度加大,这将促使其行情走势好于普通稻谷,区域间因流通市场供需格局不一,走势或略有分化。从整体来看,预计国内稻谷市场行情整体将围绕政策价格呈现区间波动为主,建议米企应结合自身走货情况,以销定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