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金九”行情错失 后期麦市欲涨不易

2015/9/24 15:23:40 来源:养殖巴巴网

往年9月,受中秋、国庆“双节”拉动,国内小麦、面粉市场已基本进入阶段性消费旺季,价格多出现阶段性上涨,但今年此时,市场依旧不温不火,阶段效应未现。即使国家在冀鲁两省再度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市场提振效应也并不明显,“金九”行情黯然失色。

需求没有实质性改观

事实上,主产区新小麦收购市场在经历7月下旬以来的持续走弱以后,近期随着大中专院校开学及“双节”临近,市场购销有所回暖,只是回暖节奏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弱,主要原因是需求不给力使得小麦收购价格变化不大。

2014夏收,不仅托市收购数量庞大,而且市场化收购也较积极,导致后期市场流通粮源显得偏紧,企业普遍反映市场收购难度加大,主产区小麦价格在8月下旬以后普遍阶段性上涨0.2~0.4元/斤。

而今年夏收以来,由于市场各主体对小麦行情看淡,购销始终不温不火。即使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市场需求也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观,企业采购心态依然谨慎,小麦价格变化不大,市场阶段性上涨行情并未出现。

虽然近期主产区小麦价格走弱趋势较前期有所缓和,部分地区价格也已开始止跌回稳,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明显偏弱。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新产中等普通小麦收购价为1.18~1.19元/斤,比上年同期大多下跌0.05~0.10元/斤。

托市结束后难觅利好

从供给上看,今年小麦产量再度增加,国家临储新陈小麦库存高企,供需关系维持宽松。尽管今年部分地区小麦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市场整体难现缺粮局面。

从需求上看,受“双节”拉动,市场购销略有回暖,制粉企业开工率有所恢复,但面粉下游市场需求好转的迹象并不明显,加之麸皮价格延续弱势,制粉企业经营状况变化不大,企业难增新的采购动力。

当前诸多制粉企业表示,近期面粉市场销售虽有所好转,但这只是季节性反弹,这种反弹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时间短、间隔大,生产企业赚不到利润。

从政策上看,10月份以后国家托市收购将全面结束。尽管今年托市收购由于执行标准严格,收购量减少,但托市行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后期托市范围还不断扩大。托市收购的结束,意味着政策性收购的退出,估计市场支撑力将相应减弱。

虽然9月底与10月初市场将迎来政策调整窗口,但估计政策大幅调整几率不大。原因是2015年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就没有做出调整,近日出台的国家临储玉米收购价格还较上年下调0.13元/斤。其用意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可以肯定,在国家粮食供需进入新的周期以后,寄托于政策的大幅调整来支撑粮价已不现实。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