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内地香港能不能统一食品销售标准

2015/9/25 9:11:07 来源:红网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记者9月24日从“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明年将有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包括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的60万居民将首先开始享用。产品覆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调味品等。(9月24日 国际在线)

食品内地、香港校标准不统一一直存在争议,将食品分成三六九等,内地、港澳台以及出口的标准不同,就有对内地消费者歧视的嫌疑。内地消费者去国外打酱油、买大米、抢空国外的奶粉货架也不难理解,这些消费者被贴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殊不知你待国货如初恋,国货虐你千百遍。

2016年供港产品将会投放国内市场,官方表示,这批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9.999%,将会有60万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的居民会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听上去是一大福音,实则是一个笑话,对以上人口总数以亿来计算的经济发达地区,60万居民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对大陆而言,还有千千万万消费者何时才能享受到这种“福利”?

官方表示,这批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9.999%,很明显,这一合格率是内地供应食品难以企及的。当大陆餐桌僵尸肉、地沟油频现的时候,港澳台和外国朋友正享受着来自大陆的放心食品。出口国外标准高还能忍,大陆和港澳台,手心手背都是肉,凭什么大陆居民吃的东西就要比港澳台低一个档次。

外销食品质量高于内销,关键原因是外销标准是双重标准,国内产品想要外销,首先要通过国内标准,其次还要满足别人的进口标准。双重标准下,食品质量自然就上去了。国内食品供应标准对国内百姓来说就是一家独大,具有垄断性质,缺乏比较和监管,食品质量当然上不去。出口产品内销,算得上统一标准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未免大费周折,自家产品留了一次洋,被贴上了出口产品的标签,虽说质量好了不少,但身价翻倍,普通百姓也难以承受。

食品,首先考虑能不能吃,安不安全,其次才是质量好坏,营养多少。在国内食品安全还是问题的情况下,食品质量更是盲区。因此,对政府层面来说,还得在食品质量上多下功夫,一视同仁,对内对外统一标准,不能空喊着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让自家百姓受苦受累,让别人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来源:红网 作者:杨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