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哈尔滨学校周边“五毛零嘴”难查身份 生产日期易抹掉(2)

2015/10/22 9:56:00 来源:黑龙江晨报

添加剂多“QS”认证查不到

连日来,记者三次走访校园周边仓买发现,这些“五毛”小食品有一些共性特征:包装配料表里面未含有肉类原料、包装袋上油迹斑斑、闻上去有一股浓重的肉香味。这些“五毛零食”包装袋上标明主料均为面制品或者豆制品,辅料则是各种食品添加剂,通常都含有味精、食用色素等。这些小零食上标注的添加剂少则六七种,多则十几种,如沈阳市和平区周林妹食品厂监制的“过桥米线”(调味面制食品)、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卫龙”(面筋)、鄢陵味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头强”(调味面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种类都在15种以上。

根据国家规定,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记者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查询发现,在“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中,一些“五毛食品”根本查不到相关许可,如“南京板鸭”、“一根葱”、“辣骨头”等。

哈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正规网站上,查不到该产品的“QS”认证信息,商家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三无产品”。

送货的主动上门

商家多拿不出进货票据

8月31日11时,记者走进哈市道里区柳树小学附近佳百利仓买,“辣骨头”、“片甲不留”、“光头强”、“五块牛肉”等“五毛零食”摆满了货架。“这些都是好卖的,不好卖我们都不上。”店老板说,学校开学了,这种小食品又开始卖了,就是在假期也有孩子光顾购买。

走访中,记者询问“五毛”食品卖家,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大多店老板都表示不会,“已经卖好几年了,要出事早出事儿了。”

记者了解到,销售“五毛”小食品的商家,多拿不出产品检验报告和进货票据。9月15日,哈市南岗区一食杂店老板说,相比以前,卖得少多了,监管部门经常来查,学校不让学生出校门,家长控制也严。当问到食品进货渠道时,他称:“要是想进货去道外小食品批发,二三毛钱一袋;如果在食杂店卖,只要店开起来,自然有人上门送货,我们是联系不到厂家的。”

新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相关规定,食品经营单位要建立食品进货票据和检验合格证纪录,如果提供不出,商家销售的产品存在不安全隐患。

哈市已对校园周边

“五毛”食品加强监管

“孩子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容不得一点马虎,监管只有越来越强。”哈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在对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重点对校园内学生食堂、食品经营单位、向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200米以内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经营者、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内儿童食品经营者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整治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8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校园周边五毛食品问题是食药监部门和教育部共同关注的重点,会加强监管,并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提出,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等问题,除了需要食药监等各部门的执法以外,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等共同的重视和持续的关注。

今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于10月1日起施行,对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过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批发企业的销售记录制度等方式,使食品全程可追溯。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姜丹妮 陈倩倩 陶磊 贾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