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医疗控费要“两手硬”

2015/11/10 9:03:51 来源:新华日报

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疗费用上涨较快。同时,医疗费用结构和增长情况存在不合理因素,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

一切医疗控费措施,都必须落实到微观层面,变成具体行动,否则,再好的措施也如空中楼阁。但也要看到,过于细化的控费措施也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药占比”降低,既可能因为药费减少,也不能排除非药品费用上升。住院率降低,不排除门诊人数上升导致这一指标相对下降。医疗控费固然要注重细节,但若将眼光仅盯在细节上,也容易一叶障目。控费缺乏更高视野,单一问题解决得再好,最终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医疗控费要坚持宏观和微观两手策略,且宏观层面的调控应作为基础或前提。首先,确保看病总费用降低,确保先降后升。在医疗价格调整中,只有先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才能让医疗服务价格有所上涨,既不能反其道而行,也不能让涨幅超跌幅。其次,医疗控费要多用综合手段,少用单一指标。如此“两手硬”,医疗费用才会控制有力,患者也容易感受到实惠。

黑名单共享才更有威力

郭元鹏  媒体昨日报道,某食品生产厂家不到一年内有16批次产品被北京市食药监局通报批评,“屡上黑榜”的厂家不止一个。今年以来,福建知福生态农业生产的“知福”茶叶,有16批次产品被通报下架;天津鸿乐食品生产的“鸿乐”牌蜜饯类零食“上榜”6批次。

同一食品企业,同一食品品牌,不到一年时间被通报16次。在执法部门看来,这或许是“积极作为”的表现。违法一次通报一次,决不姑息迁就。可一年不到上16次黑榜,难道这些问题食品都是打不死的“小强”?

客观地分析,16次上了黑榜的食品还依然畅销,问题不是出在北京一家监管部门身上。问题食品黑名单的地域限制是硬伤。这需要监管部门做到全国一盘棋,将问题食品上报国家食药监局,从国家层面统一发布黑名单。更重要的是,食品黑名单制度,犹如一把消灭罪恶的手枪,手枪设计的威力再大,也需要子弹上膛。黑名单“黑”不起来,问题企业才会更加嚣张。食品黑名单制度,应该严格实施等级管理。上了黑名单后,就应同时关注问题企业的整改,整改好了才能继续进入市场。连续多次上黑名单,就该剥夺一定期限的生产销售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