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万起

2016/2/17 9:10:44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5月,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地沟油”案,捣毁制售地沟油窝点7个,抓获涉案人员43名,查获生产线4条,查扣成品、半成品“地沟油”及加工废弃物原料80吨,案值8000余万元。警方介绍,2011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以1400—3000元/吨的价格从重庆、四川、湖北等地收购含淋巴、腺体等生猪屠宰废弃物,熬制毛油,再以4000—5000元/吨的价格销售至垫江县闽杰猪油精炼加工厂,该厂经降酸、脱色、脱臭后提炼出成品食用猪油,按6000元/吨的价格销往贵州、云南、四川、河南、湖南、重庆等地。

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食品药品打假“利剑”行动,集中力量专项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全年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万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万名。公安部对跨地区重大案件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183次,挂牌督办大要案件452起,集中交办线索13.5万余条,有力维护了食药安全持续稳定向好的局面,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春节期间,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围绕肉、油、酒、调味品、副食品等节日热销品种,会同各有关部门,主动摸排违法犯罪线索,依法快速侦办、有效打击,为广大人民群众欢度春节创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从近年来公安机关侦破的食药犯罪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犯罪总量仍居高不下。自2011年8月全面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以来,年均侦破食药案件3万起,食药犯罪仍处于高发、多发状态。过去高发的地沟油、瘦肉精、配方乳粉犯罪仍时有发生,病死猪、注水肉、保健品非法添加案件持续多发。

二是互联网、物流成为食品药品犯罪的主流渠道。在“利剑”行动公安部督办案件中,利用互联网实施的食药犯罪占比超过八成。个别物流寄递企业受利益驱使,采取代收货款等方式与制假售假人员暗中合作,加速销售网络扩张。

三是犯罪地域集中化、犯罪主体与受害人年龄两极化趋势明显。从城乡分布看,目前农村地区是食药监管和打击整治的“洼地”,既是食药犯罪高发区域,也是受害相对集中区域。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的食药案件中犯罪低龄化、高智能化、技术化趋势明显,而广大中老年人群体容易蒙受欺骗,往往成为假劣食品药品的受害对象。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食药犯罪的突出特点,除强化案件侦办工作的集成作战、跨区域联动外,公安部还积极破解执法办案难题,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继续推动源头治理工作,同时,密切与互联网、物流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推动相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网上网下食品药品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